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寿命逐渐延长,对衰老的恐惧却越来越提前了,女性更容易因为外貌衰老的迹象而产生焦虑。一项研究表明,女性大概在二十九岁时便开始担心衰老。而衰老,真的有这么可怕吗?其实,年龄是一个时间概念,是衡量一个人生命长度的单位。但现在这种对年龄的焦虑把我们的生命切割得很零碎,我们好像把生命的有效时间默认为十八岁到四十岁左右,立志要在这段时间内实现人生追求,否则只能以一个失败者的身份退场。而二十到三十岁,这十年就是有效时间中的黄金时间,这十年的任务太繁重了,稍稍落下一步,就会担心一步走错步步结错。为了抵抗衰老,女性愿意付出很大的代价——各种美容护肤化妆品接踵而至。
女性产生年龄焦虑的原因,除了个人原因,也和当下的大众审美的单一化有关。女性价值的单一化和整体社会对衰老的歧视,都是女性产生年龄焦虑的原因。大众审美对“青春感”的追求已经到了一叶障目的地步。无论什么年龄阶段的女明星,一律以“青春感”为最佳裹奖,无论是十八岁、二十八岁,还是三十八岁,无论是单身、恋爱中,还是已婚、产后,都以“青春感”为美。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当然无法正常看待衰老这件最自然不过的事情。
形容美丽的词语很多,请不要受困于“青春青春感”。真正的美好是允许变幻的,是层次丰富的,绝对是流动的,而不是僵硬的。多元化和多面性,是美好的试金石。女性价值的单一化,体现在女性的价值紧紧地和婚姻价值捆绑在了一起,年龄大往往就意味着没有婚姻市场价值,这导致女性产生年龄恐慌。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女性难道像罐头一样,生下来就有保鲜期,过期了就应该下架?
老去其实并不等于衰退、病弱、没有吸引力,但正面案例在媒体上和身边又少之又少。在身材和美貌成为硬通货的年代,我们都忙着害怕老去,却忘了思考老去的意义。抗衰老产品广告层出不穷,就是吃准了我们害怕老去。但我们从出生第一天起,就已经开始变老了。变老的课题伴随我们一生,如果一直为此感到困扰,那我们岂不是要无休无止地担心了吗?当社会把衰老“病态化”的时候,我们更要去看年龄增长的红利。人生任何阶段都有得有失,老年也是一样。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可能更要懂得自己的内心,更少在意他人的评价,可以更随心所欲地活出自我。
三毛曾经说过:“来不及认真地年轻过,就认真地老去。”认真地老去,不是也很好吗?真正高级的人生,都活得没有年龄感。作家三盅在这样定义“无龄感”——“人抛开自己年龄的约束,跟随着自己的心意,让自己保持并拥有一份与年龄无关的青春式追求的生活方式”,他放言:“生命只有疲倦时,而没有衰老时。”怎样才能过一个无龄感的人生。生命是一场修行,活出“无龄感”,从今天开始改变。无惧岁月,无惧苍老,以一颗“无龄感”的赤子之心,坦然面对世间的变化;乐而忘忧,何惧老矣。做一个内心纯真,乐观快乐,勇于追寻心中所爱、无龄感的“年轻人”吧!
喜欢文章请点个赞,谢谢支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记得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