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人更容易罹患心理疾病,这是我听到的最多的一种说法,实际上是被外界催眠后的结果,这种善良实际上是对恐惧的掩饰,对自我的压制以及对真相的逃避,由此而形成的心身内耗,积极的思想和情感建立不起来,只能通过无意义重复象征性的行为来获取安全感,表现出来就是善良和忍耐的人格特质。
透过善良的假象,我们可以看到内心的冲突导致的惧怕,以及对当下社会现实无奈的叹息。我们只能在头脑里面编织梦幻让自己沉沉入睡,头脑既是梦幻之地也是囚禁心身的牢笼,在高墙中艳羡地望着外边艳阳下的人们浮想联翩,是恐惧阻止你的行动吗?是恐惧让你不敢越雷池一步吗?所以只能用善良的面具来掩饰恐惧的内心,流同于群体意识当中获得昏昏欲睡的安全感。
善良本是人格的描述,此刻却成了别人赋予你众多标签中的一个,也是你为了保留自己尊严的最后一块处女地,所以为了迎合别人给你善良的评价,你会谨小慎微,你会唯唯诺诺,你会如履薄冰,生怕失去了别人对你的认可接纳跟回馈,所以你就失去了自我,活在别人的期盼跟评判当中。这实际上是自我催眠跟自我暗示,为了维护善良的形象,如同一个行将就木之人固守屈指可数的时日独自嗟叹。
催眠并不是滴答作响的钢琴节拍器或者是用怀表在你眼前晃几下,然后你就会沉沉睡去,进而控制你的心理,那只不过是街头的魔术表演。所谓的催眠实际上就是对潜意识层面的植入,意识疗法认为人只有被自己催眠,催眠师只能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当你想要接受一个人的引导,信任是桥梁,你不能接受一个你不能信任的人引导,同样的你也无法催眠一个不信任你的人。
人们会信任权威,人们会信任长者,人们会信任自己选择相信的东西。在60年代末,苏联的心理学家做了这么一个实验,权威的心理学家,将一枚硬币放在被催眠的手臂上,然后用低沉而坚定的声音告诉他:这枚硬币是刚从炭火里面取出来的。那个人听完后尖叫一声,而在他的胳膊上真的造成了二度烧伤。
意识疗法专栏里面也有类似的故事:有一个女性她怀疑自己肚子里长了一条虫,医院检查以后并没有任何的异常,但依旧不能够打消她的顾虑,这就是所谓的疑病症或者躯体形式障碍。后来一个心理学家告诉她:有一个权威的医生通过手术可以为她将肚子里面取出来。手术以后他感觉自己肚子里真的没有虫了,但实际上这是一场不存在的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