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心理学家你害怕说话回避社交,根本不是因为内向
TUhjnbcbe - 2025/8/2 17:18:00
撰文/第一心理主笔团编辑/汤米你是否在与不熟悉的人交流时感到尴尬和无措?在众人面前发言时是否语气不连贯?常常对待人群感到厌倦,渴望一整天都呆在自己的小空间里,避免与他人接触?长久以来,这些行为通常被视作内向的典型特征。但在20世纪末,心理学界开始将这些行为纳入社交恐惧症(socialphobia)的定义。一、什么是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是一种神经性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对社交活动或环境的过度担忧和紧张。例如,去繁忙的商场购物或在街角餐厅用餐,这些对大多数人来说再平常不过的活动,对社交恐惧症患者来说却是极大的挑战。当患者置身于不熟悉的环境或面对陌生人时,他们可能会感到口干舌燥、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甚至手心出汗。在严重情况下,社交恐惧症患者甚至可能因对陌生人的极度恐惧而晕厥。这些身体反应反过来又加剧了患者的心理不适,使他们在潜意识里逐渐形成一种“我不擅长社交”的固定观念,从而强化了这一想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会在患者心中激发出强烈的挫败感,在面对社交场合时更加倾向于回避。这样,就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由于社交恐惧而产生的不适感和挫败感,反过来又加剧了社交恐惧,最终导致患者自信心受损,难以摆脱社交恐惧的恶性循环,这也是他们逃避社交的主要原因。要正确区分社交恐惧症和内向性格,可以参考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DSM-5中对社交恐惧症的明确诊断标准,共有六项:1.对特定社交场合持续感到恐惧。2.担心自己会受到他人的负面评价。3.随着社交活动的临近,焦虑水平不断上升。4.持续六个月以上避免参与特定的社交活动。5.焦虑的程度超过了实际情形所应有的反应,表现出来的行为显得过度。6.这种社交焦虑对个人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虽然性格内向的人可能显示出某些社交焦虑的迹象,但这些症状的持续时间及对生活的影响通常远不如社交恐惧症患者严重。根据中国心理学会的数据,我国的社交恐惧症呈现年轻化和广泛化的趋势。目前,接受心理治疗的社交恐惧症患者中,25岁及以下的青年占了80%以上,而且大部分是女性(占比58%)。这与青少年面临的学业和职场压力大有直接关联。学生们长时间专注于学业,职场新人忙于职责,导致他们缺乏与人深入交流的机会,久而久之,可能演变为社交恐惧症。中国心理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长莫雷曾强调:“当代父母应更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理学家你害怕说话回避社交,根本不是因为内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