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来自量子催眠案例,经来访者同意分享,文中观点代表催眠师及个案本人,仅供读者参考
她是一位在家的佛弟子。
与我印象中的佛弟子不同,她美丽、自信,气场温和而强大。
她一直在协助师傅策划和组织与弘扬佛法有关的活动。我能感觉到,她是师父的得力干将。
她说,她想知道怎样让自己的经络更加通畅,以达到更高的觉知和智慧。
对于她的这个问题,我是意外的,因为我觉得她根本没有不通畅的问题,她的状态已经远远高于普通人。
催眠中,我提出了她的问题。
潜意识却说:“她不通畅吗?”
我继续追问:可是她说她不通畅?
潜意识说,她已经很好了,之所以没有达到彻底通畅,在于她还有担忧、恐惧和焦虑。
我问:为什么她会有担忧、恐惧和焦虑?
——“她总希望自己做得特别好”,“她真的已经很好了”,
——“她最大的担心就是她做得不够好”,
——“她给她自己太多的评价了”。
我问:那她该怎么办?
——“什么都不要了,就得到了。”
我问:你是说什么都不要,她的经络就彻底通畅了吗?
——“那些都是假象。”
我:那什么是真相?
——“真相就是什么都不求”(不求自己“做得特别好”,不求“经络通畅”)
——“随心所做,随遇而安”
——“想那么多干嘛?”
其间,我还向潜意识提问了是否能根据人的脸色辨别经络通畅的问题,潜意识说并不能一概而论,潜意识还说:
“大部分人脸色晦暗是因为垃圾太多,心里的垃圾——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拿。这个地球上的人要的太多了。”
的确,每个人都有欲望。
有些欲望很显眼,比如渴望财富、美貌、权力、地位、性,甚或只是想要一部新手机、一餐美食、一件新衣服。有些欲望却很隐秘,比如上面这位佛弟子,比如得到爱、得到认可……
所有这些欲望,给我们生活带来动力,也带来担忧、恐惧和焦虑。
担忧得不到,恐惧失去,焦虑能不能得到。
它让我们处在一种不安的状态中。
对事情发展的某个方向或结果的期待,也是一种欲望。
量子催眠的创始人朵洛莉丝·侃南对此早有先见,她说:“永远明晰量子催眠操作者的定位是协助者而非治疗者,不带强烈的自我预期给个案做量子催眠。”
我想她说这句话,除了向大家描述一个客观事实,还有一个目的是拿掉催眠操作者的担忧、恐惧和焦虑,这样他们的心才能更加平和地专注于催眠的过程。
催眠的最后,潜意识给这位佛弟子的临别赠言是——
“生活是一场戏,别太认真。”
这句话也送给大家,给自己松松绑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