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惧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网上有这样一条获赞很高的回答。
跟人相处很累,带来的压力感远远大于舒适感;
路上怕遇到熟人,更怕遇到半生不熟的人;
人多的地方就会不安,第一反应永远是躲;
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担心自己会出错;
害怕麻烦别人,或者别人厌烦的表情,欠的人情总想加倍地还;
害怕尴尬拼命找话说,常常把天聊死,最后干脆不说话;
心里又很羡慕那些很阳光很活泼,受欢迎的人;
那么,社交恐惧症是什么?我们真的每个人都有社交恐惧症吗?接下来,我们一同跟随本文详细了解
什么是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是恐惧症的一种亚型,是神经症的一种。患者明知这种恐惧反应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反复出现,难以控制。恐惧发作时常常伴有明显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患者极力回避导致恐惧的客观事物或情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因而影响其正常活动。
那么,对社交感到焦虑就一定是社交恐惧症吗?其实不然,可根据焦虑的严重程度分为社交焦虑和社交恐惧症。
举几个例子:
当我们第一次和喜欢的人出门约会时,可能会脸红、拘谨、手足无措——这是社交焦虑;
约会过程中总是处于焦虑状态,觉得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被别人审视,紧张到出现脸红、手抖、恶心或尿急等症状,就要引起警惕了。这可能是社交恐惧症!
有时这种不走心的寒暄有时可能会让我们觉得有些尴尬、不适,希望能够迅速摆脱这种处境,但这只是轻微的社交焦虑。
但如果非常惧怕和别人交谈,哪怕只是和认识的人进行闲谈时,也时刻担心自己万一说出什么话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刻意回避或痛苦忍受这种普通的社交场合,甚至还伴随着一系列躯体症状时,这很可能就是社交恐惧症了。
提醒:轻度的社交焦虑有助于我们释放压力、调节心理状态,更好地进行社会交往,但是如果出现社交恐惧症的症状表现,并严重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生活、工作等,就应该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了。
引发社交恐惧症的病因
社交恐惧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与其它恐惧症类似,目前认为社交恐惧与以下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
恐惧症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尤其影响到女性亲属。双生子研究结果同样提示广场恐惧可能与遗传有关,且与惊恐障碍存在一定联系。
性格因素
内向敏感、易紧张、爱自我批评和否定、完美主义的人可能更容易患有社交恐惧症。这类人尤其是害怕出现在社交场合,暴露在很多人面前时,会特别担心自己表现得不好,无法获得别人的认可,从而引发自己的焦虑和恐惧。
生活经历
如果童年时期曾经有过被情感虐待、情感忽视的经历,而这些情绪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那么患社交恐惧症的概率就可能会更高。
家庭教育
“终其一生都是摆脱原生家庭里的那个自己”,就社交恐惧症来说,与父母的相处模式、关系亲密度、家庭情感表达等可能会影响我们对社交关系的态度。
最后提醒:
切莫一味地认为自卑、敏感、害羞、脸红……就只是内向而已。当情绪症状伴随着躯体症状,已严重影响医院就诊。
而对于轻微的社交焦虑,也可以参照以下的小建议进行自我调节。
将注意力集中在别人身上,不是自己身上。
在社交场合过度焦虑,可能是因为我们太过专注于自身,那么此时解决这种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注意力向其他人身上转移。比如试着用眼睛看着某个人,全神贯注地倾听他说的话,并给他积极的回应。
(免责声明: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往期阅读推荐
抑郁症成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大杀手,不是矫情、想太多,而是…
焦虑、紧张不安……难道是患焦虑症?切记焦虑情绪≠焦虑症
著名女星患抑郁症,因药物维持发福,曾一度精神崩溃
经常心情不好是患抑郁症?对症查看,快来测一测
温馨提醒:文章信息仅作健康参考,并非医疗诊断和治疗依据。为响应国家《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特建立疾病网络咨询与预约挂号服务,提供的疾病常识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须来院面诊。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立即在线咨询
免费预约挂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