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被ldquo污名化rdquo的心
TUhjnbcbe - 2020/10/26 4:34:00
像洁癖症一样,被滥用和轻视的心理疾病还有很多,例如抑郁症、密集恐惧症、恐高症、幽闭空间恐惧症等。有的网友甚至戏谑地把它们统称为“时髦神经质”,因为发现越来越多人把这些病挂在嘴边。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毕竟,无论身或心,生病原本都应该被严肃对待。凭什么心理病就要被套上这样的污名?这背后有好些成因。一方面,这些心理疾病的病症容易被利用。首先,看起来很“小”。小,指相对于生理疾病来说,对人际交往和日常生活的影响较小。比如说:恐高,那就不去高处好了;密集恐惧,那就不要看密密麻麻的东西;不像一些重大的生理疾病,会造成物理伤害,甚至死亡。其次,对他人无明显伤害。生活中很多人喜欢说:我有密集恐惧症我有幽闭空间恐惧症说出来,既让自己变得“与众不同”,又不至于让别人因为你的这个病而跟你断绝来往。但是就不会有人说:我有艾滋病我有肺结核我有猩红热等你这么一说,谁还敢站你旁边呢?最后,偏主观感受。像害怕、恐惧等,都是一个人的主观感受。不像感冒发烧,有肉眼可辨的病症。“时髦神经质”鉴定成本高。你说你有密集恐惧症,别人也只好将听将信,总不医院做鉴定。另一方面,是因为人的劣根性。有些人出于自我保护、推卸责任等心理,就把锅甩给心理病。去了游乐园,不想玩高空游戏,就编造自己有“恐高症”;不想去ktv组做无意义的社交,就说自己有“幽闭恐惧症“;还有一些人,纯粹是出于从众心理,为了玩梗而玩梗。就像papi酱之前有一个视频《你没点心理疾病,怎么好意思出门》,就调侃了生活中“喜欢给自己贴心理疾病“的现象。“追剧的时候我‘失眠’;上班的时候我‘嗜睡’;该我发言了我‘抑郁’;受到批评了我‘躁狂’;并不是我借钱不还,是‘健忘症’在毁坏我的名誉!为什么我有收不完的网购包裹?是‘物质依赖’症状作祟!所以,像我这种很有病的人,你们除了忍着我、让着我、宠着我、顺着我,也没有其他办法了。”3“时髦神经质”滥用的后果正是滥用心理疾病的人太多了,所以大家开始对这些病称免疫。最典型的便是“网抑云”这个梗。本来网易云是许多抑郁症患者或者有抑郁情绪的人,一个非常难得的发泄地。一开始,抑郁者在这里抱团取暖,其他网友则给抑郁者加油打气。但是,用户增多之后,许多人开始无节制地玩梗。大众对这些留言的反应,从慢慢从同情,到怀疑,再到现在的无差别嘲讽。反正看到“矫情”消极的言论,上来先轻飘飘地说一句:老网抑云了。设想一下,假如收到这句评论的人,是一个真正的抑郁症患者。这会不会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呢?想象一下这该是多么绝望:一个病人鼓起勇气呼救,却被别人一盆冷水浇下来:“你别装了哈哈哈哈哈”病称被滥用的后果就是大众不再重视这些疾病,甚至对自称是病人的人进行无差别扫射。玩梗的人倒是无所谓,反正自己也不过是开个玩笑。但是那些真正患有这些疾病的人呢?——他们不仅要忍受疾病本身的困扰,还要对抗新的恶魔——病耻感。这让这些心理疾病患者的处境更加艰辛。不要小看病耻感的恶性影响力。根据《中国网民心理健康调查白皮书》,现在中国约有1.58亿的精神疾病患者,但是勇敢走进心理咨询室的仅有5.2%。除了没有心理保健意识、没有心理咨询概念、没有有效心理咨询服务资源、没有经济支付能力等以外,病耻感是阻止国人走进心理咨询室接受咨询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把每一次咨询都视作一次自我打击。”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拿心理病玩梗的人,是多么地雪上加霜。我曾在网上看过一些抑郁症患者自己的陈述:有人说,他在网络上分享抑郁症日记,本意是呼吁大家重视,但没想到有不少人跑过来骂他,装病,矫情。他原本不觉得这个病羞耻的,看了评论后却产生了强烈的病耻感。真心希望大家不要去滥用这些病称。不想参加高空活动就说不想,不要说自己有恐高症。真正的恐高症患者一到4楼的高度就忍不住恶心、食欲不振,甚至直接晕倒,不会那么神采奕奕地为自己找借口。不想下水玩的,也不要说自己有深海恐惧症。真正有深海恐惧症的,看到大海的图片就会口干舌燥,呼吸困难,站在海边就觉得身体在倾斜要掉水里了。因为你的每一次滥用(注意是滥用),都会让别人对这个群体产生误解甚至厌恶,都会加深此类病人的病耻感,都会在无形中把他们推进更大的深渊。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被ldquo污名化rdquo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