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没听过小丑的恐怖故事,为什么你也会被那张
TUhjnbcbe - 2020/11/26 0:59:00

红白条纹服饰、*色工装裤,一头红色的摇滚爆炸头与龇牙咧嘴的招牌式灿烂笑容。

麦当劳叔叔的喜庆小丑形象已经成为难以磨灭的美好回忆。

然而如今各大麦当劳门店却难以再见到他的身影。

陪伴一代人成长的麦当劳叔叔被公司“冷藏”了起来。

说起小丑形象的默剧,首先涌入记忆的多半是神情夸张、略有深意的卓别林。

但其实早在19世纪初的英国摄*时代,就诞生了第一个小丑角色。

恰逢事业低谷的喜剧演员格里马尔迪想方设法让自己的表演吸引更多的观众。

卓别林创造的流浪汉小丑形象深入人心

他把自己的脸刷白,画上顽皮的大红唇为象征的滑稽面部表情,穿上怪诞的服装,在复活节的哑剧舞台上首次展示了这个形象。

果然,夸张的形象一经露面就让观众捧腹大笑,格里马尔迪的表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后来的现代小丑形象设计就以此为基调,沿用至今。

格里马尔迪饰演小丑“乔伊”

到了19世纪末期,马戏团表演当时风靡英美,成为人们的主要休闲活动。

小丑元素的一股潮流风尚自然也从美国百老汇的哑剧舞台,吹到了更加平民化的马戏团中。

年,麦当劳采用当时大火的电视节目BozoShow中的小丑形象作为品牌吉祥物,并将其命名为RonaldMcDonald。

自此欢乐小丑走向大街小巷,带给无数儿童娱乐和美食的诱惑。

然而一部分小朋友打小就莫名地对笑脸常开的麦当劳叔叔产生厌恶与恐惧的情绪。

这种情绪还得在家长的安抚和鼓励下才有所改善。

作为欢乐源泉的小丑变味成了恐怖噩梦,人群中出现“小丑恐惧”的现象。

其实应该归咎于一种怪异的心理学理论。

而这种心理现象是由小丑本身似人而非人的形象引发的。

在他们眼中麦当劳叔叔是可怕的

小丑的表情和穿着旨在夸张化地模仿表达人类欣喜若狂的神情。

于是在人脸的基础上做出了不合常理,却合乎情绪需求的改变。

然而较高的拟人度容易让人聚焦于其非类人特征。

从而产生古怪的感觉,甚至感到惊悚和可怕。

同样因具有高拟真度而可能引起人们害怕的,还有芭比娃娃。

相反,如果一个实体的拟人度较低,它的类人特征就会相对比较明显。

这时则给人产生一种正面的情感,在心理学上称为“移情作用”。

即产生审美认同、共鸣等具有好感的心理现象。

比如人形手办

这就是著名的恐怖谷理论。

恐怖谷理论最初由森*弘教授在年提出。

他绘制了“人类好感度-实体逼真度”曲线来表现两者关系。

根据曲线图发现,随着实体与人的相似度提高,人类对其好感度先升高到一个峰值。

随后急剧下降,跌落到低于正常水平的谷底。

直到实体与人完全一致的过程中,即相似度达到%,好感度又逐渐回升。

这个理论最初是用来描述人们对机器人外观的反应,从而调整其外貌,达到符合人类审美的标准。

后来森*弘教授的假设也由机器人延伸到了其他领域。

尸体、僵尸等与人类具有高相似度的形象不是人,却在视觉上与人类畸形相似。

这就很容易让人们出现认知的失调与矛盾,从而产生无以名状的恐惧等负面情绪。

而小丑,也处于恐怖谷的谷底之中。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经过千百年的进化生存发展到如今的形象。

通常认为具有一种本能,不由自主地排斥表示不健康的畸形外表。

而位于恐怖谷谷底的这些形象,则恰恰命中了人类的痛点。

因此也不可避免地被人类群体性厌恶了。

年普林顿大学的葛赞法教授给一组长尾猕猴展示了不仿真、仿真、真实的三组猴脸影像。

实验发现在一定时间内,实验猴子对仿真组的影像视觉停留时间是最短的,而不仿真组与真实组的实验数据接近。

据此得出在长尾猕猴中也会出现恐怖谷现象的结论。

说明恐怖谷也许在其他生物中也存在,而不只局限于人类。

从左到右分别是不仿真组、仿真组、真实组

三年后他有分别给6、8、10、12个月大的婴儿展示了人类真实面孔、恐怖面孔和极逼真面孔。

实验发现婴儿的恐怖谷现象并没有从一开始就显现出来。

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儿对恐怖面孔愈发排斥。

因此推测人类的恐怖谷现象可能随人对面孔识别能力的完善而出现。

这也解释了为何一些尚未理解小丑符号的小朋友,从小就“另类”地对麦当劳叔叔表现出恐惧。

从左到右分别是真实面孔、恐怖面孔、极逼真面孔

为了避免恐怖谷效应,一些影视作品也相应地对人物形象做了些细化修整。

例如电影《史瑞克》在制作的时候,设计师就刻意降低费安娜公主的皮肤真实度。

为的就是让角色不那么像人,防止观众陷入恐怖谷的恐惧。

而《阿凡达》则是堪称逃避恐怖谷的顶级范例了。

虽然人物的皮肤质感、神情制作精良,却给观众提前套入外星人的心理预设。

因此画面也就不会显得那么突兀。

而恐惧的情绪并不能完全赖在恐怖谷理论头上。

被犯罪分子利用的小丑形象也给人们造成了不小的心理阴影。

看似欢快、友善的面具下竟藏匿着看不透的千篇面孔。

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凶手连环杀人强奸案。

约翰·韦恩·盖西在生活中是个事业顺利、家庭幸福的老好人。

他曾经与第一夫人会面,还收到了美国特勤局的特许胸针。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常在慈善会等公开活动上扮演自己设计的“坡格”小丑形象。

盖西扮演的小丑角色画像

然而面具下的他也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他利用工作的关系,先后拐骗了至少33名男孩或青年男性,进行性侵并残忍地杀害。

具有反人格倾向的盖西两次锒铛入狱却不知悔改,最终被判以死刑。

他的小丑形象也给人留下了“杀人小丑”的可怕印象。

此后,史蒂芬金以盖西的事迹为灵感来源,创作了名为《小丑回*》的电影。

电影讲述的就是一个嗜血的邪恶小丑捕杀孩童的恐怖故事。

画面中的小丑一改观众熟知的喜庆形象。

一跃成为恐怖杀人犯,咬掉孩子的胳膊让他流血致死。

尖牙利嘴与邪佞的笑容直叫人内心发怵。

题材新鲜刺激的恐怖小丑题材电影迅速取得火爆的反响。

商机一旦被挖掘,就会止不住越挖越深的欲望。

而后多部类似题材的电影也纷纷涌入不断更换新鲜血液的电影市场。

人们对于小丑的印象也掺杂了许多恐怖元素的杂质。

就像往番茄酱中挤入了变态辣的辣酱。

16部恐怖小丑题材的电影

而年在西方国家街头广泛爆发的小丑恶作剧事件,则进一步将小丑恶魔化的形象从影视作品拉到现实生活中。

夜晚,驾车来到荒僻的路上,路边突然出现面目狰狞的小丑。

他们手上拿着伤人的利器,发出恐怖的笑声,突然朝下车查看情况的人奔跑而来。

有些只是高中学生佯装打扮,演一出戏弄人的恶作剧,意在吓唬人。

后来出现越来越多的小丑则愈演愈烈,干起绑架或袭击的勾当。

一位英国莱切斯特的准妈妈被吓得提早一个月生产。

青少年群体是他们主要针对的对象。

他们潜伏在游乐园附近,尾随并追逐玩耍后回家的孩子。

有的则试图使用糖或零食引诱小朋友进入丛林。

美国费城就出现了一起中学生被戴小丑面具的凶手刺死的案件。

这样的恐怖事件最初起源于美国,很快也蔓延到欧洲、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国家。

新闻媒体多番报道类似的小丑袭击事件,更提醒万圣节装扮慎选小丑套装。

一时间,小丑脸上的笑容不再如以往纯粹善良,而成为了邪恶的象征。

人们对于小丑的恐惧也像病*般迅速蔓延,由此直接诱发了“小丑恐惧症”的心理现象。

化上小丑妆容后,笑脸也变得阴险

人们真切感受到恐怖小丑的可怕威胁,也发现了小丑面具下罪恶的源泉。

罪犯在实施犯罪时通常需要伪装自己。

而小丑装扮代表娱乐的形象恰恰是对其阴暗面绝佳掩饰。

性格原本阴郁暗淡,却用浮夸的欢笑表情强行装饰自身。

面具与本体具有怪诞的共同特征。

对于凶手来说,这不失为一种莫名相契合的反衬。

而在恐怖电影的普及下,也有更多的人选择以小丑的形象进行伪装犯罪。

这让人们常不自觉幻想面具下隐藏着的面孔不是传播欢乐,而是散发罪恶。

除此之外,小丑角色的单一个性表现也是引发恐惧的重要原因。

对于小丑扮演者来说,长期受限于单一个性不是一件愉快的事。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这种“去个性化”的心理状态更容易导致暴力和反社会行为。

因此许多喜剧演员卸下妆容恢复正常人的生活,性格往往表现出于舞台上截然相反的一面。

在他们之中,不少人长期忍受着抑郁症的折磨。

卓别林、憨豆先生都曾患过抑郁症

而表现单一个性的小丑也容易引发观众的臆想。

脸上永远挂着千篇一律的一副面孔,这显然不太真实。

人们透过那副嬉笑的面孔猜测小丑扮演者本身的情绪。

脑洞一旦打开,就不容易刹住车,从而产生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

所以有的时候,人们往往不是对实体产生恐惧,而是被自己的想象力吓到。

对于大部分的恐惧症而言,恐惧其实并没有实质性的伤害,而是一种强加给自己的内心顾虑。

克服恐惧,本质是要学会应对这种心理顾虑。

等待一个醍醐灌顶的顿悟,意识到你害怕的东西并不会伤害到你。

*参考资料

Clown.Wikipedia.

DurwinJ.CoulrophobiaandtheTrickster[J].TrickstersWay,.

Thepsychologybehindwhyclownscreepusout.FrankT.McAndrew.Theconversation..

Uncannyvalley:whywefindhuman-likerobotsanddollssocreepy.StephanieLay.TheGuaridian..

SteckenfingerSA,GhazanfarAA.Monkeyvisualbehaviorfallsintotheuncannyvalley.[J].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43):-.

LewkowiczDJ,GhazanfarAA.Thedevelopmentoftheuncannyvalleyininfants.[J].DevelopmentalPsychobiology,,54(2):-.

_____________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内容为

1
查看完整版本: 没听过小丑的恐怖故事,为什么你也会被那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