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死亡是一生最好的总结zt
TUhjnbcbe - 2020/11/30 0:43:00
白癜风吃什么好的快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80611/6320968.html

有次出门,飞机下降时遇到气流颠簸,这本来很常见,然而那天颠簸得特别凶猛,我想空姐怎么还不赶紧发张纸让大家写个遗嘱什么的啊,虽然可能不见得能保存下来,但总是踏实一点。我能怡然地回顾这件事,说明后来转危为安了。不过我的内心并没有因此平息,坐在缓缓下降的飞机上,我顺着惯性想了一下,万一,我是说万一啊,一不小心“徐志摩”了,这个世界会变得怎样。

会有不少人写文章表示怀念吧。不是说我人缘有多好,我打交道的是个文人圈,钱钟书说:“文人最喜欢有人死,可以有题目做哀悼的文章”。我认识的文人那么多!如果真的是知己好友倒也罢了,只可惜自己看不到,怕的是交往有限的人,写成一个奇怪的陌生人,虽然我不太信什么九泉之下,但吝啬如我,也不想让人白白占了这个便宜。

当然这都是略有些矫情的困扰,说实话,“徐志摩式”的终结并不是最差或最麻烦的一种,御风而行,戛然而止,倒是干脆,也很适合他。更多的人,死亡的过程被拖得很长,葬礼通常很繁琐,但效果不怎么样,要么喜感,要么尴尬,让人无法专心致志地悲伤。这也不能怪经办人,你知道,在中国“办事”是天下最难的事,要看许多脸色,受许多为难,生而不能造福家人,死了又何必给家里人添堵。

人生在世,求不得之事太多,这个事情上,我觉得可以放一放了,况且我有幽闭空间恐惧症,平时下个地下库都觉得有压力,不如找个敞亮的地方随便一撒,骨灰这东西比较容易降解吧,彻底地来去无牵挂了。

我知道这种想法太自我,我也尊重大多数人对于由墓地骨灰盒和葬礼等环节构成的那种仪式感的偏好。正因为如此,我特别着急,怕将来处理我后事的人,不能充分理解我的想法,万一弄出不必要的隆重,像钱钟书说的那样“请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些不疼不痒的话”,我还不能跳起来抗议,所以,很想认真地写写这件事,又怕家里人生气,毕竟中国人讳谈死亡。但不写下来,他们怎么会知道呢?就这么烦恼着,飞机落地了。

后来看腾讯娱乐的《星空演讲》,第一个出场的洪晃居然说的就是这个话题。她说她一生爱自由,希望死了以后还能到处晃,所以她希望将来能把骨灰撒到大海里。她并不是做这个演讲才想到这个话题,之前,她已经和一帮志同道合者,成立一个“生前预嘱”协会,专门帮人做这种预嘱,包括而不仅限于怎么安葬,它一共涵盖五个问题:

一、我要怎样的医疗服务?

二、我们希望使用还是不使用生命支持治疗?

三、我希望别人怎样跟我告别?

四、我希望家里人怎样处理我的后事?

五、我希望谁来帮助我?

这些基本上把死亡之前后最重要但是又最容易变得暧昧的几件事都谈到了,我觉得她说得很好,这个项目也很好。倒不是说人人都得死得简约,有个亲戚是个热闹人,去世前千叮咛万嘱咐要求一定要办得热闹些,让所有的亲友都到场,好像他唯一的遗憾,就是本人不能亲临。我觉得这样也很好,在人生终点,他依然对于现世有一种热情,他的离去也就不会太孤单。

还有余光中希望死得豪阔: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贾宝玉希望死得旖旎:趁着你们都在眼前,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去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托生为人,这就是我死得得时了。

死亡才是一生最好的总结,窃以为,在活着的时候,决定怎样离去,应该是个必选动作。

编辑转载自闫红《像洪晃那样围绕“死亡”开个个性化菜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死亡是一生最好的总结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