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设计师的委屈,消费者的无奈,汽车人性化不
TUhjnbcbe - 2021/1/20 18:01:00

电影里那句“你很好,但我不能娶你”的对白,在最近一部美国车的长测过程中,我终于明白了它的梗。这部车我只开了一周时间就草草收场,不是车不好,相反,车有很多优点,比如动力强、高速稳,还有满满的气场和科技感,但就像同事所描述,总有点儿小别扭难以描述,总之用着不自在。

起初,我以为是个习惯问题,毕竟新鞋子都会磨脚,也并没在意。然而,在我开上它之后,即使努力发扬我过人的容忍度,温情以对也不过三天,在用了一周后,我觉得我必须有必要应该写点什么,那就是关于汽车“人性化”的东西,这个在很多人眼里似有似无、捉摸不定的东西,其实并不玄乎,只是很多人都觉得它是个“习惯”问题,于是努力歪曲自己而去顺应它,于是它的价值越来越低,以至于被忽视。

上下车这件小事,原来也已经体现了“人性化”。

我找来一部自称人性化的汉兰达,以它作为示范。毕竟汽车人性化这个东西,解说起来比较抽象,通过具象的车型及大家熟悉的示例,相信会更好理解。文中也涉及到同级别的锐界和冠道,但此篇文章不是在做产品比拼,不指导购车,只想纯粹的谈一谈人性化设计。

人性化属于设计领域,但在设计上要想把人性化做优秀,设计师需要研修人的行为学、心理学及生理学等。不是我危言耸听,举个简单例子,就好比上车这个简单动作,做法是先抬右脚跨入车厢。不管你是大长腿,还是小短腿,舒适的上车姿势,从生理机能角度讲,一定是膝盖的抬起高度,不应该超过大腿根,也就是大腿低于水平状态为舒适限值,如果呈上翘姿势,那就有不便、肌累和重心不稳出现。某些车如果门槛高到需要上半身倾斜,才能抬脚上去,那就是非人性化设计了,此时必须设计登车踏板才行,然而,活生生的现实是,好些非人性化的车并不标配登车踏板。

上车只是一个简单的、短时间内不用重复的动作,所以,即使消费者以非人性化的姿势跨进汽车,也可能极少去抱怨,反而更多是怪自己基因不强大,个别可能会问候下设计师,但需要指出,这绝不是设计师的失职,能设计汽车门槛即整车架构的都是大神,更多是商品企划部门的行为,原因你自然懂。

我测量了汉兰达的门槛高度,是mm,试着感受上车的姿势,以我mm的身高,抬腿还算轻松,离大腿水平状态的高度极限有一点余量。但其实,我仍然心里没底,于是我又找来锐界和冠道测试,它俩门槛高度分别是和mm,看来每部车的确有差异,对于冠道买家,如果身高低于mm高度的话,最好加装个登车踏板。其实,以上我更想表达的是,人性化是个“高级”的追求,好的人性化,要么是隐性成本增加,要么是大师级设计,无论哪一样都不会“省钱”。

说到这里,大家对汽车人性化有了初步概念,那就是便利,但也很容易把人性化曲解成配置,因为刚才的逻辑是,由于增加了登车踏板,提供了另一种便利,于是也做到人性化,希望不要有这样的误解。我们再进一步探寻,锐界和汉兰达的最小离地间隙,分别是mm和mm,也就是说离地间隙更高的汉兰达,其门槛反而比锐界更低,说明汉兰达设计师在设计车架时,认真思考了登车便利问题,无需设计踏板也能轻松上车,具体采用的方法,一是提升高强钢占比以压缩车底厚度,也就是优化机械所占用的空间;二是把门槛设计成外沿略向下的倾斜状,减少碰脚的机会。显然,双管齐下带来了登车便利,比增加汽车踏板更完美,因为可以减轻车重,可以减小风阻、风噪,并提升汽车通过性,带来众多好处,这才真正人性化的设计。并且这些都不属于可以看得见的配置,是不需要消费者为其买单的。

打开车门时,我留意到锐界配备了迎宾座椅,也就是方向盘和座椅会自动回缩,让出更大的空间,为坐进车内提供便利,汉兰达和冠道没有,这是不是一种人性化设计呢?这种便利设计我非常喜欢,有尊贵感,像5星酒店的迎宾一样热情,但我不认为这是人性化设计,因为它只存在于顶配车型,更多属于功能范畴,但功能设计处于设计学的最底层,也就是说不考虑购买成本,把它交给设计菜鸟,干得也不会差。人性化设计,恰恰是低配车型上大量存在的可使用价值,就像刚才所说的低门槛,即便是最便宜的入门车型也都提供。

档杆、按键设计可不能只是“摆造型”,实用更重要。

刚才提到,功能设计人性化设计的“底层”这个问题,言外之意,人性化设计也有高低和进阶之分。没错,美国设计心理学教授唐纳德.A.诺曼,也是苹果公司先进技术组副总裁,在他的经典著作《情感化设计》一书中,把设计划分为三个层次,依次为本能层设计、行为层设计和反思层设计,层级越高,就越考验设计功力的精深,就越能体现人性化的魅力。

本能水平的设计,以视觉为中心,通过形态和色彩去表达,旨在唤起人的原始欲望。比如冠道有棕色的真皮座椅和门饰板,给人热情奔放感;汉兰达有宽阔的前后空间,给人舒适和温馨感;再看到锐界内厢大量按键和镀铬装饰,给人高端大气感,设计师会通过不同的吸引点,在第一时间勾起大家兴趣,这就是本能水平的设计目的,讲求即刻情感效果,但其实,本能水平的设计和人性化并没有太大关系。

而行为水平设计关联着使用者的效率和乐趣,但在汽车设计上,因为安全是重中之重,所以汽车上各种功能的效率和从容度,就成为汽车人性化设计的关键。具体怎么理解呢?我们以操作变速箱换挡杆来说吧。锐界和汉兰达都是拴马桩式传统挡杆设计,冠道是按键式设计,从本能设计层面来说,冠道的按键式换挡很成功,它吸引眼球,给年轻人独特及B格满满的感觉。

但我们以诺曼的行为层设计准则对两种档杆做个评估,结论可能会完全不同。先说高效率。假设在一个双向两车道路上掉头,相信大家都碰到过类似情况,想象下道路并不宽,需要多次前进和倒退,要快速完成档位切换及加减速等。我对三部车做了模拟场景实测,发现采用档杆设计的汉兰达和锐界,完成调头动作分别需12.5和13.8秒时间,同样的场地,冠道需要15.6秒,效率约是前两者的85%。因为冠道的按键式换挡不能盲操作,需要眼睛辅助手指去校准,所以时间花费在了低头抬头、抬手放手过程中,这是不人性化的表现之一。

再来说说从容度,文章一开头就说了,人性化设计涉及生理学,因开车是个劳神劳力的活,所以电动助力方向、定速巡航、按摩座椅、空气悬挂等高科技不断涌现,作用就是减轻驾驶疲劳,让开车更从容。

依据《人体工学设计》中的研究结论,普通人低头仰头的角度范围大约是+40~-45度(以视线水平为0,低头为正,仰头为负),可活动范围约85度,而舒适调节范围是-12~+20度,但以我低头看换挡按键的角度,俨然已经超过+25度,属于不合理范畴,不得不说,冠道的按键式设计,让驾驶者抬头和低头的角度大增,手臂起落幅度也加大,这无形中增加了驾驶员负担。所以,无论从换挡效率或从容度任何一个指标来讲,都能得出传统档杆设计更人性化的结论,因为它可以盲操作,并减轻驾驶员疲劳。

其实汽车有很多设计,都遵循高效和从容原则。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下,开车时,对于仪表台上显示的信息,除了车速以外,你最常

1
查看完整版本: 设计师的委屈,消费者的无奈,汽车人性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