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又叫社交焦虑障碍,是神经症的一种。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将其定义为一种过分的境遇性害怕,即个体在公开表演场合和社交场合下担心被人审视,害怕自己会出丑和行为窘迫。
不一定对社交感到焦虑就会被判定为社交恐惧症,根据焦虑的严重程度可以把它分为社交焦虑和社交恐惧症。举几个例子:当我们第一次和喜欢的人出门约会时,可能会脸红、拘谨、手足无措——这是社交焦虑;约会过程中总是处于焦虑状态,觉得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被别人审视,紧张到出现颤抖、出汗、心悸、呼吸困难、腹痛等严重的身体反应——这是社交恐惧症。或者当我们在电梯中遇见没那么熟的朋友时,可能会进行几句尬聊,比如「你吃饭了没呀」「你今天的衣服真好看」之类的。虽然这种不走心的寒暄有时可能会让我们觉得有些尴尬、不适,希望能够迅速摆脱这种处境,但这只是轻微的社交焦虑。而如果非常惧怕和别人交谈,哪怕只是和认识的人进行闲谈时,也时刻担心自己万一说出什么话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刻意回避或痛苦忍受这种普通的社交场合——这是社交恐惧症。可以看到和社交焦虑相比,社交恐惧症的重点在于:1.害怕、回避社交场合以至于影响到了自己的正常生活;2.自己清楚地意识到这种焦虑程度和持续时间已经超过了正常水平。轻度的社交焦虑有助于我们释放压力、调节心理状态,更好地进行社会交往,但是如果发展为社交恐惧症,严重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生活、工作等,就需要及时就医了。社交恐惧症的原因
什么原因会导致社交恐惧症呢?过去的许多年里,有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原因有遗传、性格、生活经历和家庭教育等。遗传因素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社交恐惧症患者子女患社交恐惧症的概率是非社交恐惧症患者子女的3.91倍。也就是说,如果你有社交恐惧,也可以看看自己的父母是不是有类似的情况,当然这也是你们正视这个问题的一次机会。性格因素内向敏感、易紧张、爱自我批评和否定,会非常在意外界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尤其是出现在社交场合,暴露在很多人面前时,会特别担心自己表现得不好,无法获得别人的认可,从而引发自己的焦虑和恐惧。完美主义的人可能更容易患有社交恐惧症。生活经历如果童年时期曾经有过被情感虐待、情感忽视的经历,或者曾经在社交场合中遭遇尴尬、伤自尊的场面,比如被家长、老师责骂,被同学、同事取笑、欺负等,而这些情绪在之后的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那么以后患社交恐惧症的概率就会更高。家庭教育「原生家庭」对人成长和性格的影响真的很大,就社交恐惧症来说,与父母的相处模式、关系亲密度、家庭情感表达等可能会影响我们对社交关系的态度。说实话,在很多人表示自己还没学会怎么为人父母的时候,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就已经很深远了。老年人也会患上社交恐惧症
陌生环境看到陌生人,几乎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有一些恐惧。不止是儿童和年轻人,老年人也会患上社交恐惧症。小胡今年28岁,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上海工作。因为工作忙又要谈恋爱,虽然距家也不是很远,但她上次回家还是在春节期间。小胡坦言,这次回来,主要是因为一位发小结婚,并不全是为看母亲。回来当天,奶奶以及叔叔家邀小胡一家去吃饭,可母亲说什么都不愿意出门。次日,父亲在家设宴请家中亲戚吃饭时,母亲竟然躲进房间,未跟任何人打招呼。小胡想拉母亲到客厅和大家闲聊,却看到母亲脸上一阵阵红潮,摸上去烫手,心跳也似乎在加快。怎么会这样呢?在小胡的印象里,母亲以前虽性格不外向,但还能常与人闲谈。她跑去问父亲时才得知,母亲出现这样的状况已经几个月了,每天一下班就回家,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在家还常嘀咕着希望能早点退休。“可能是你长期不在家的原因”,父亲对小胡说。第二天上午,小胡向上海的公司请了假,医院检查。经与心理医生的沟通后,母亲确诊患上了社交恐惧症。对于小胡母亲的症状,医生建议,除了做脑血管等相关检查外,还需要家人给予更多的关怀,培养其自信心,让她多参与公益活动。其实,在更年期或者是身边长时间没有人陪伴的情况下,老人也是很有可能患上社交恐惧症的。老年人患上社交恐惧症,医院就诊,在专业医生的帮助下,通过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减轻痛苦程度。此外,老人自身也要积极配合治疗并进行自我调节。老人该如何
克服胆怯和社交恐惧?
接纳自我接纳你自己,不否定自己,不回忆不愉快的过去,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没有什么比过好当下更重要。停止对自己的挑剔、批判、责难,不再苛求自己,不再急于从负面情绪中逃开。真实面对后,你会发现事实没有你想得那么可怕。认知重建别总是假想人们会对你评头论足,大部分人主要关心他们自己和他们周围的事物,他们没时间拿你的行为消遣。对话的时候,每个人时不时都会说一些不合时宜的话,不用认为尴尬的状况和冷场完全是你的责任,别因为交谈中的负面因素而感到内疚,继续做你自己就好。我们可以这样驳斥这些「自我挫败」的认知,客观地衡量支持或反对这些观念的依据:灾难化的想法:他们都会看出我不爱说话,很愚蠢。支持该想法的依据:我总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和人交谈时感觉很紧张。反对该想法的依据:说的少并不是一种错误,周围的人对我还是很友好的。修正后的信念:他们不会因为我表现的紧张,就看不起我,即使有时候自己表现的有些笨拙,但是多数人并不在意。当人们失去了客观看待事物的能力,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