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东莞市教育局《关于扎实做好年秋季开学前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校除重视疫情防控保健康,重视防溺水、交通教育保安全外,着重在考虑学生心理缓冲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式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一)专题培训,重视心理健康
8月30日早上,我校刘媛老师开展望牛墩镇实验小学“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识别与跟进”专题培训。刘媛老师主要提出三点: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如何跟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青少年常见精神疾病的识别和跟进。教师们受益匪浅,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有了新的了解,心理健康培训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老师们认真倾听,做好笔记,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二)幼小衔接,缓冲心理焦虑
小朋友刚从幼儿园毕业来到学校,总有些不适应,有的扁着嘴巴想哭,有的拉着妈妈的手表现出很依恋,有的呆坐在座位上想着什么似的,表情各异......为了提升孩子们的适应性能力,谭润芳副校长亲自落班调节一年级孩子的情绪,跟孩子们谈心,开玩笑,逗孩子们乐乐,还带领孩子到户外长廊开展课程游戏化活动、“捡树叶”活动等,让讲述、画画、区域体育游戏活动和劳动教育相互渗透在一起,使一年级的孩子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快速融入小学的学习生活当中,再者,谭校还围绕一年级新生做了一份调查问卷,向家长了解新生上学状态和作息情况,以便进一步做好新生的心理调节工作。短短一周时间,孩子们的情绪缓冲过来了——(三)陪伴校车,共话心理健康
为了让一年级坐校车的新生在上下学坐车时间段里有安全感,谭润芳副校长和熊月婵主任分工陪伴一年级新生坐校车,着力让新生减少上学的焦虑,增加上学的安全感,看,车上的小不点很认真听讲......是的,经过长假期,同学们或多或少都有些不适应情况,如何做到“心理”也开学了,请看——经历了漫长的假期后,大家即将迎来熟悉而陌生的同学和老师,开启校园生活。一部分同学非常地开心,终于开学了,但是另外一部分同学由于长时间的居家生活,已经习惯了在家的作息,而现在又要马上开始校园生活与学习,由此表现出的一些心理和身体上的不良现象,具体表现为:焦虑,抗拒,精力不集中,情绪暴躁,甚至在身体状况上表现出失眠易疲倦胃痛等症状。这一现象被心理学家们称为开学综合征,又叫开学恐惧症。心理学家认为,这种表现是人潜意识的心理防御机制,将一些不愿面对的,不认同的,被压抑的不愉快的负性情绪转换成一些躯体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会持续一段时间。01
可能面临的情绪问题
1远离亲人引起的分离性焦虑
在学校自由支配的时间少,与家人见面的机会比较少。因此,放假成了学生很期盼的事情,他们从放假中获得了心理补偿和情感体验,开学就意味着又要和家人分离,容易引起分离性焦虑,体验到失落、无奈等负性的情绪。
2环境变化引起的两极情绪体验
人在学习状态和放松状态,内心体验是不同的。在校期间,学生的情绪状态以紧张、兴奋为主。放假回家后,打乱了在校时的生活秩序,整个人都处在一种完全放松的状态。因此,上学和放假的时候,学生内心的紧张度是完全不同的。他们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情绪变化丰富,情绪表达能力比较弱,加上生活环境和方式的变化,使得他们的内在需要和外在需要在不断地改组、重建,这必然导致内心体验的变化、情绪的起伏,对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造成影响。
3担心学业所导致的情绪低落
返校复学后,有的学生担心学习跟不上,达不到老师家长的期待,不能满足自己对自身的要求,因此会情绪低落,对以往感兴趣的事情都不再感兴趣,行为懒散,甚至莫名流泪、产生无助和无望感。
02
应对措施
1勇敢地接纳负面情绪和和拥有负性情绪的自己,认识到这是正常的情绪反应
首先要勇敢的接纳负面情绪以及拥有负面情绪的自己。经历长时间的假期,重新回到学校,大家多少会有不适应。此时不要过分要求自己马上摆脱情绪困扰,而是要理解这是人从一个习以为常的模式切换到另一个新模式的过程中的正常的情绪反应。学会觉察和接纳自己目前的情绪状态,也接纳拥有负面情绪的自己,寻找与它共处的办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