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也会让人患上恐惧症。当他的拥抱向你袭来,有多少女人的心会瑟瑟发抖?为什么呢?这叫做“亲密恐惧症”。另外,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创造自己的“圈子”,而这种“圈子”的排他性非常强,对圈子外的事物总会刻意保持距离,恐惧过度亲密。
亲密恐惧症
所谓“亲密关系”所指的并不单纯是爱情或异性间的情感,而是泛指友情和各类社交关系。“亲密关系恐惧症”的主要表现是注意保持距离,拒绝过度亲密,很难融入某个圈子。
产生亲密恐惧症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时间造成的爱情冷感。当激情不再,那些为爱而性的男女,不再有敷衍的耐心。
时间令爱情过度成亲情。一个男人女人,在长久的婚姻生活中,很容易对对方产生一种类似父母兄妹之爱的感情,一旦这种亲情取代了爱情,若发生性行为,会有负罪感,造成精神压力。
童年的不安全感阴影。患有“亲密恐惧症”的人,往往都会借由着“出轨”这个渠道,去满足自己对爱情的要求。如果再进一步细究,会发现,那些患有“亲密恐惧症”的男女,其父母的婚姻往往也遭遇过同样的不幸。
换言之,他们对婚姻生活缺乏信心,对获得未来伴侣长久不变的爱没有必胜的把握。他们的这种亲密恐惧,其实是害怕受到伴侣背叛的一种表现,他们害怕付出后得不到等值的回报,于是,就先行背叛,以达到心态上的平衡。
别陷入“自我意识”的圈套
无论是爱情或异性间的情感,还是友情和各类社交关系。所谓的“亲密恐惧症”实际上很多时候是在围绕“自我意识”做文章。
“亲密关系恐惧症“并不是通常所说的“社交恐惧症”,怕与人见面谈话、见人就紧张、面红耳赤、颤抖等症状,相反有时候这些人会在人群中表现出更外向、更大大咧咧、更不拘小节等行为。
这些行为表象实际上带有很强的潜意识里的“自我捍卫“,它通过主动选择来避免被动态势,其实这些人很可能是更不容易被接近、更不容易表露内心的人。
有些人在人际交往中会表现出一种焦虑感,渴望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又担心他人不回应自己的感情付出,导致情绪上的焦虑和矛盾,慢慢就会倾向于回避社交、回避亲密关系,这种情况会让性格比较保守的人更难与人建立亲密关系。
性格激进的人,通常都有表现出一些占有欲,当占有欲望无法满足时,通常会产生嫉妒心理,也会演变为强烈的排斥,于是表现出不屑于与人交往及建立较亲密的关系。
其实,无论性格如何,与人建立各种不同程度的亲密关系都是为了摆脱孤独。而今,当不安全感,厌恶感给人们带来的烦恼大于孤独时,则容易表现为情愿选择与人群保持一定距离和避免与人建立亲密关系带来的麻烦——缺乏私密性、没有安全感、不公平对等、信仰差异等等。对亲密关系的恐惧其实不是我们不再惧怕孤独了,而是让我们惧怕的不仅仅是孤独。
早期依恋缺失的影响
心理案例:谈到亲密关系,我总是会想起大学时候周末去舞会跳舞。对每个邀请我做舞伴的人,我都诚惶诚恐地努力配合他,可每一次都会踩他的脚———踩每个人的脚。所有的这些人都带着容忍的微笑跟我说“没事没事”,但这个结果更让我羞愧加恼怒,被邀请简直成了我的噩梦。只有蹦迪我喜欢———我只会自得其乐,不会琴瑟相谐。
从陌生人到朋友,对我一直就不是件难事。但从一般朋友到亲密朋友,只有几个人到达了这一地步,这几个人都是同事,与我在一起相处了十几年、厮混了十几年。而别的人,有许多我真的很想和他们更近一些,但当他们靠到足够近时,我就开始紧张,开始害怕,开始如当年被邀请做舞伴时一样诚惶诚恐,最后都会拔腿逃开。
配合别人是一件巨大的难事,可能打内心里我太想取悦别人了,而这个想法又对我构成了巨大压力,让我无法自处,所以干脆放弃。
当你不得不考虑该怎样让别人愉快的时候,你只得把自己的愉快放在一边,你要想“我这样做合适不合适”,要猜“他对这样是否感到满意”。猜也是我的难题,小时候跟人下棋就给过我很大的挫败感,因为我只会考虑自己的布局,完全不顾也猜不出对手下一步、再下一步会怎样。
心理分析:这是一个在建立亲密关系上有一定困难的例子,首先要说明的是,对亲密关系的恐惧和想建立亲密关系的愿望是共存的,正是这种冲突使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