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部火爆大片,在其他国家表现平平,全球25%的票房都在中国。
这部“最受中国人欢迎的大片”,续集又来了——
年,《环太平洋》登录内地院线。
当年,《变形金刚》已上映三部。早看惯了炸炸炸的我们,面对机甲的防御值太高。
但《环太平洋》沉稳应战,总票房甚至超过制片方美国(中国1.1亿美元,美国1亿美元)。
导演换人、演员换血,时隔五年……
真的还能掌控雷电,再次雄起吗?
Sir昨晚第一时间走进零点场,憋了一肚子话。
来吧——
《环太平洋:雷霆再起》
PacificRim:Uprising
开门见山,失望。
准确来说,是恨铁不成钢的失望。
来源于对第一部的怀念。
相信很多人都跟Sir一样,至今仍记得当初在影院看《环1》时,那种听到主题曲就浑身起鸡皮疙瘩的热血,那种不自觉惊呼“卧槽”的惊艳。
(先送上一首BGM找回当年的感觉)
可惜,续集抛弃了原作所有的好。
对这个系列的情怀和期待,都无法在续集中满足。
首先,视觉。
第一部的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把自己的暗黑癖好赋予了《环1》。
怪兽的出场——
暴雨电闪、黑夜巨浪,深海恐惧症与岩浆。
在这般末日氛围下,机甲,有如天神。
而在《环2》,变成了明媚、柔和的阳光。
机甲更闪耀,特效更精致,唯独缺少一份让人窒息的神秘感。
就说两段最燃的战斗。
香港与东京,两个视觉风格最突出的城市。
《环1》的香港大战,雨夜、高楼、赛博朋克的光晕。
视线被遮蔽,怪物神出*没,庞然大物的搏斗变成短兵相接的逼仄巷战。
而《环2》中最后大战的东京,同样是高密度城市。
但我们看到的,只有机甲怪兽们把高楼当玩具一样砸掉、夷平。
最后毫无意外,又是一个开阔的斗兽场。
东京?只是一个有很多高楼大厦的背景板而已。
其次,怪兽与机甲。
他们是本系列的绝对主角。
虽然综合了科幻、冒险等元素,但它始终是一部动作大片。
怪兽VS机甲,打得好不好看是关键。
要好看,必须——
实力对等。
这是一场邪不压正的游戏,但过程总得有胜负难分的角力。
先说反派,怪兽。
《环1》对怪兽的塑造,投入绝不比机甲少。
众所周知,开创系列的陀螺导演就是一个怪兽迷。
他本人在洛杉矶郊外坐拥一座“荒凉山庄”(BleakHouse)。
一个让全世界宅男、影迷都集体高潮的梦幻城堡。
成堆的绝版手办、模型、雕像,除了经典的电影形象,更多的就是各种各样诡异的怪兽。
另外,他所执导的每一部电影,都一定有怪兽元素。
比如最近《水形物语》中的人鱼,还有《潘神的迷宫》《猩红山峰》等电影里的各种怪力乱神。
陀螺对《环太平洋》中的怪兽设计,也投入了一腔热血。
外形,讲究。
一般电影中的怪兽,可能有名字(比如哥斯拉),或者直接叫怪兽(Monster)。
但陀螺给自己电影中的怪兽,设计了一个有意思的名字——
Kaiju。
日语中“怪兽”的发音。
透出一种东方式的迷恋。
为什么用日语?因为怪兽片一直是日本特色。
为了致敬日本怪兽特摄片,他要求怪兽都要设计成类似人类四肢的形态。
(因为日本特摄片的怪兽,都是由演员穿戏服扮演,如《奥特曼》)
还有,为了更贴近现实,怪兽身上都会带有现实动物中的影子:
鲨鱼、蜥蜴、大猩猩……
智力,高级。
比凶猛怪兽更可怕的是啥?
是特么会用脑子的怪兽啊!
《环1》的怪兽等级都较低,但每一次对抗都有惊喜。
第一战,人类败。
怪兽每一次攻击,都瞄准驾驶舱所在的机甲头部,最后直接把驾驶员揪出来。
第二战,人类胜,但牺牲了两台机甲。
怪兽进化出可以腐蚀机甲的“酸液”,让机甲失控;
瞬间破坏电路的“冲击波”,直接让机甲原地呆住不动。
每一次怪兽出其不意的脑力升级,都在加深人类能力吃紧的危机感。
而《环2》呢?怪兽更高、更大、更强。
……也更蠢。
真正露面的怪兽,有四只。
各自炫了一波技能后,并没对机甲造成毁灭性打击。
最后拼的只有一个字……
大。
一个比一个大,不够,三只还合体,更大。
原本设定精巧的怪兽,变成土豪挥金造出的无脑蠢物。
再说正派,机甲。
《环太平洋》的机甲,对Sir来说,吸引的不是外表。
所谓工业感、力量感、蒸汽朋克,这些其实都并非独创。
在Sir理解中,这里的机甲,连接了人类在世界毁灭之时的拼死意志。
通过大脑连接控制机甲,而且需要双人协同合作、互通记忆。
于是,驾驶员都是血浓于水的父子、兄弟、兄妹。
因为如果默契不够,稍有差池,代价是身后全人类的命运。
说一个《环1》的细节来证明:
在为主角选择驾驶搭档时,他要跟所有人进行剑术对抗,找出最有默契、实力对等的搭档。
最后,只有女主能跟他抗衡。
一来一回的过招,不仅是体力的对抗,更是心理上的互相试探、了解。
有了这种铺垫,当两人共同走进机甲,把废弃的船当成利剑,劈向怪兽时……
这才燃啊!
反观《环2》,所有配对的驾驶员,都是初出茅庐的小屁孩。
行为作派,个比个地装酷扮狠。
可是训练起来?soso。沟通起来?也soso。
这一波90后,根本没有与之匹配的独特经历。
就见面斗个嘴,平时吵个架掰个腕子,然后就让你们去拯救世界了?
不过话说回来,《环2》是有创新(的企图)在的。
“再起”,说明导演要独树一帜。
也就是说,他要改变第一部,托罗定下的格调——
如果说前作是“中老年的末日危机”,那么第二部就是“青少年的迷茫定位”。
机甲于人的象征,也从绝境下的坚忍,走向青春上的炫耀。
创意上,导演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机甲打怪兽,还提供了一些新设定。
比方说,机甲+怪兽结合的肉化机械、大怪兽借助小怪兽实现合体,还有远程操控带来的对科技发展的反思。
可惜,故事空洞,导致这些企图没法引起足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