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壹读
选自社会学了没()
本文已取得授权
文丨王聪
“一人食”的正确打开方式
说起“一个人吃饭”,人们的眼前往往会浮现出这般场景:
在学校食堂,因一人占着四人桌而尴尬,因害怕陌生人落座而紧张,有时边吃边玩手机,狼吞虎咽后匆匆离去,似有落荒而逃之意味;
在餐厅饭馆里,服务员对单人光顾者态度冷淡,有时还拒绝为之打包,惹人不悦;
在公司或宿舍,一位年轻人嚼着热水泡开的方便面,与WiFi惺惺相惜,无聊又盲目地点击鼠标……
以上这些可能是亲身经历留下的痕迹,抑或为媒介环境在脑中形成的映射。受其影响,许多人开始将“一人食”贴上“孤独”、“寂寞”、“可怜”等标签,甚至患上“一人食”恐惧症。
而为了克服对一个人吃饭的恐惧,一些所谓的“治愈方子”衍生并流行了起来。
你害怕一人进食吗?
两年前,三十来岁的前杂志编辑蔡雅妮基于“剩女”生活里的“一人食”遭遇,发行了《一人食》系列短片(及同名书籍),介绍了许多一个人的食谱,借此传达“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的理念。
在配乐、滤镜的渲染下,3分钟的视频诱惑力十足,吸引了优酷上大约八百万的点击量。
而最近,韩国兴起了“吃播”(muk-bang)。俊男靓女坐们在电脑屏幕前,直播自己一个人吃饭的场面,并同成千上万的虚拟好友在线交流。这种吃饭表演促进看客们结成网络群体,积攒了大量粉丝。
可是,这些真能治愈“一人食”恐惧症吗?也许,只是暂缓“病情”罢了
——“吃播”并未改变“一人食”的某些窘状;《一人食》并没解释为何在中国一个人吃饭会有被排斥感。
人们为什么需要“饭搭子”
其实,对“一人食”的抵触并非空穴来风,查阅资料发现,“饭搭子”确有存在的必要。
根据许多科学实验可知,人类的吃饭行为会受到环境因素影响。
在排除其他干扰的情况下,同家人与朋友一起吃饭能有效地促进食物的摄入量,大约比“一人食”状态下提升了40%-50%。
有一种解释是“时间延长效应”,即与他人共餐可能会延长吃饭时间,增加人与食物接触机会;
另一种解释与“社群性的促进作用”相关,即两个及以上的食客一起便组成了社群,聆听、观察、互动等社交活动会分散人们对于吃饭本身的注意力。
降低对食物的监控能力(留意自己吃的是什么、吃了多少),通常会造成食量加大。概括来说就是,“饭搭子”能增进食欲、饭量。(当然,要注意避免过度饱食。)
此外,还有研究指出,用餐行为具有社会意义,与他人共餐能促进群体交流,加强社会纽带。
正如作者AlanBeardsworth和TeresaKeil在《菜单上的社会学》(SociologyontheMenu)一书中所说,我们在吃喝时,不止是在“消费”营养物,也是在“消费”味道、快感、意义与符号。
带着某种社会性的象征意义,一顿饭可以成为人们划分圈子里亲疏关系的标识符。
因此,与家人、朋友一起吃饭,能加深亲情、友情,加强熟人社群内的凝聚力;而在“一人食”的习惯里呆久了,则会被所属群体疏远,被排斥感、孤独感也会由此而生。
再者,文化背景影响人们对吃饭方式的选择。
西方人偏爱个人主义,喜欢各吃“盘中餐”,但即便如此,他们有时尚需家人、朋友等饭搭子陪着。
更何况重视集体主义与共享文化、强调大家庭观念的中国人呢?他们难免会畏惧“一人食”。
数千年来,“三菜一汤”是中国人最基本的食物构成,这种饮食文化使得“一餐饭得由三个及以上的人共享”的观念得到固化。
而且,相比其他国家的美食,中华菜肴更适合于多人共餐。试想,当热气腾腾的火锅和各式各样的涮品上桌时,你的“一人食”是否显得有点奢侈和浪费?
由此,“饭搭子”的重要性显现出来。只是,人难免有一个人的时候,遇到那种情况又该如何?
但你总会有一个人的时候。
在世界上最为庞大、最繁忙的经济体中,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不断地更新迭代,远远快过社会规范的变革,这迫使“一人食”的情况愈发普遍。
当自煮“三菜一汤”无法满足食客对吃得实惠、方便的需求,去下馆子却怕孤单或遭冷遇时,该怎么办呢?
一种老方法就是边吃边读杂志、看电影、听音乐;其次,可以拍下食物上传到社交圈中,与线上好友做个互动。
如今,以“单人用餐”为主题的餐厅在城市遍地开花,可以去那心无旁骛地好好吃饭、吃好好的饭。
不过,若觉得如此费用过高,还可去美食广场的某个角落,与另一些“一人食”者坐在一桌,吃一碗麻辣烫或盖浇饭。再不行,边吃边看风景或者思考人生也不错!
当然,有些人天生喜欢“一人食”,一位挺有个性的女孩在Quora上回答说:我经常一个人出去吃饭,我很享受它,并不觉得有什么好尴尬的,食物本身不就是最好的陪伴吗?
其实,一人食也好,一起吃也罢,这是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非外在因素所能决定。
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尊重、包容新时代衍生的各种个性而独立的活法,共同打造一种开放、多元的文化。
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与他人共餐者仍然可以开心地交谈,而单独食客则不必再担心被歧视或排斥,自由地品味孤独。
该篇文章的原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