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交恐惧症,你了解吗?
待人礼貌,和他人沟通有效,体贴别人的感受,表达个人需求是儿童社交能力的重要体现。社交在儿童生活中非常重要。而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是儿童社交不正常的一种表现。这种精神疾病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具体表现是什么?如何诊断?治疗?下面一一解答。
一、什么是儿童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是指患者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产生异乎寻常的、持久的恐惧和紧张不安,对于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或表演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是恐惧症中最常见的一种。患者明知对自己并无真正威胁,明知自己的这种恐惧反应极不合理,但在相同场合下仍反复出现恐惧情绪和回避行为,难以自制。二、形成原因分析
1.遗传因素双生子和家系研究发现SAD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一级亲属患SAD或回避型人格障碍的风险高出对照组10倍。也有研究者认为遗传因素在SAD发病机制中作用不大。2.神经生化因素仍有较多争议,中枢5-HT能反应性水平提高、多巴胺调节减少、NE激活等与SAD发病有关。3.心理因素社交恐惧症患者害怕被别人拒绝,自尊心较强,或者对自己的外貌及自身能力没有信心。4.家庭因素有的儿童从学龄期性格受到压抑,长期处于被逼迫状态,慢慢走向心理扭曲,或者是不接触社会没有社交的技能,或者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大声训斥。5.其他如环境压力大、性格内向、思维方式有问题等。三、具体表现
主要表现为:在社交时害羞,感到局促不安、笨拙、口干、出汗、心跳剧烈、红脸、口吃结巴、轻微战抖。有时呼吸急促,手脚冰凉。甚至会进入惊恐状态。不能控制自己不合理的情感反应和回避行为,并因而感到苦恼。若患者被迫进入社交场合,便产生严重的焦虑反应,惶然不知所措。四、诊断
本病是以恐惧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伴有对害怕对象的回避反应,主要为社交场合和人际接触,且明知不合理但反复呈现,难以控制。常伴自我评价和害怕批评。共同特征以恐惧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符合以下几点:(1)对处境有强烈的恐惧,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2)发作时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3)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4)知道恐惧过分或不必要,但无法控制;(5)对恐惧情景的回避必须是或曾经是突出的症状;(6)排除焦虑症、分裂症、疑病症。五、治疗
1.心理治疗(1)认知疗法:社交恐惧症患者平常表现为心理紧张或焦虑。因此,当心理过于紧张或焦虑时,不妨兜头一问:再坏又能坏到哪里去?最终我又能失去些什么?想通了这些,一切就会变得容易起来。(2)系统脱敏法: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克服心理障碍。这种避免直接碰撞敏感中心的方法使一个原本看起来很困难的社交行为变得容易起来,这种方法对轻度社交恐惧症一般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此外,还可以采用催眠疗法、中医心理治疗(TIP技术)等。(3)药物治疗①抗焦虑药物;②抗抑郁药。注意:使用药物治疗必须在寻求专业医生帮助后,严格遵循医嘱。好啦,本期心理科普到此结束
课堂小知识都学到了吗~
我们下期再见
来源:网络
责编:李福丽
初审:贤贤、茵茵
终审:宝哥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