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
道
术
summertime
心灵成长的第二条规律:
每个人都是特殊的
咨询是一个个性化的事情,经验主义害死人
没有一个咨询会是一样的。
我们首先说一下经验主义害死人哦,心理咨询啊,实际上没有经验,因为每一个人都不一样。
也许他可能“症状”一样,我们打个引号哈,所谓的打个引号。也许他“症状”一样,医院诊断为抑郁症啊,什么强迫症啊,焦虑症啊,恐惧症啊,什么精神分裂啊,或者说暴露癖啊,等等等。他也许症状是一样的,但事实上啊,医院开药它就比较简单,比如说你是抑郁症,他可能就用什么,啥药去了?我忘记了,因为以前作过很多的抑郁症的咨询,他一般就用一点什么药,好像叫什么,啥呀?嗯,哦,我忘记了。他可能就开几个药去控制一下,或者全部就开几种药去控制一下。但事实上如果一个人有所谓的心理方面的症状他走到咨询当中啊,可能他就算”抑郁症“,打个引号啊,因为我做咨询基本上不重视症状,因为症状它只是一个外在的表现,但是你会发现就算是同一个症状,他实际上都是特殊的,他没有说所谓的一个一整套的方法模式,套在这个人身上你第一,二,三,四疗程是这样的。好然后你就好了。
其实大家以后千万不要去听信这种宣传和这种方法,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个人他虽然症状是一样的,但是他的潜意识里面所压抑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他的原生家庭是不一样的,他在成长当中所经历的创伤是不一样的。所以呢,就算他是同一个症状,我们也不可能用同一种方式去对待他,甚至有的时候他说出来的事件是一样的,某些阶段状况下的事件是一样的,但是也不行。甚至有的时候你在咨询当中,你对这个人说,(同一个症状)你对这个人说的话,千万不能对另外一个人说,因为他人的救命药,可能是另外的人的*药。
如果我们限入一种经验主义的方式当中啊,比如说我做过了几百种抑郁症的那个案例啊,我说有一套专门针对抑郁症的整套方法,而且在很多人身上都已经得到疗效了。但事实上可能下一个就完全没有效了,甚至有时候可能还害了别人。
所以在心理咨询当中啊,它没有经验,每个人都是特殊的。
它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事情,因为每一个生命体可以说他都是一件独特的艺术品,或者说是一本独特的书。一个非常非常独特的东西。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美,不同的苦,不同的理解领悟角度方式方法,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作为一个咨询师我们要陪伴来访者成长,你一定要注意没有经验,一定要把每个人当成一个全新的个体去对待,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是专家,某一方面的专家,治疗抑郁症的专家,强迫症的专家,实际上没有专家啦。
我们做每一个咨询,我们咨询师都是一个新手。我们一定要把自己放在一个低的位置,去陪伴来访者,因为每个来访者是自己问题的专家。如果我们没有倾听他说什么,没有了解他说什么,而自以为是地用所谓的经验和方法去对待,往往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陪伴他人成长,我们有的时候是在施加二次伤害,用所谓的心理学的专业在伤害他人。
而且在这种情况下,来访者有的时候他还是一个——怎么说呢?来访者他还是一个弱者。他不能反抗,他还要默默地承受着咨询师对他的伤害,特别是我们用一个强势的咨询方法的话,催眠啊,认识啊,行为啊,各种比较强势的方法的话,有的时候给来访者造成的伤害往往比他的疾病---他的问题(说错了不能说疾病)给他带来的伤害还要更大。因为在他心理很弱小的时候,他还无力反抗你。
实际上我们做咨询呐,其实是一个陪伴者,就是陪伴大家在心灵的内在觉知的道路上去陪伴他看清他自己,他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就是陪伴他让他知道他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实际上所有的答案都在他自己手里,在他自己心里,所以一般做咨询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保持一个原则,一个什么样的原则呢?就是说你不说,我不知道。
我经常会给来访者说,我说你的生命有的时候就像一本书,或一本图画,在你才刚刚展开一个角,或者翻开第一页的时候,实际上我真的什么都不知道,他需要你自己一点一点地去打开这本书,我们知道这副画,慢慢地徐徐地展开,我们所看到的东西越来越多时候,实际上有的时候不需要咨询师去怎么说多少东西,其实来访者自己就会慢慢地明白。
他有的时候他自己不敢去打开这本书,他需要外在的一种陪伴和温暖的力量,支持他陪伴他去看
因为他每翻开一页都是痛苦颤抖的那种状态,所以很多时候他需要一个外界的一个支持,一个温暖的怀抱,陪伴他去徐徐地阅读他自己这本书,他读着读着他自己就懂了
不是咨询师告诉你的书里面有什么,而是我们陪伴来访者自己一点一点去打开这本书去看
当来访者把这本书翻到或者翻到最后的时候,有的时候他会说:哦,原来我是这样的
这个时候他就可以,拍拍屁股跟咨询师说拜拜。因为他自己懂了他自己,他原来只是不愿意去面对他自己,其实你说是咨询师很厉害吗?其实咨询师很多时候没有做什么,他只是陪伴来访者一点一点地把自己这本书看懂了,看透了,看清楚了。
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啊,我们不能看到第一页的内容,我们有经验,我可能会说,哦,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但是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原来你就是怎么怎么样啊,你这是怎么怎么样啊,其实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这只是咨询师在自以为是地在以为我理解你了,我了解你了。这有点像上一次那部电影叫《亲爱的》大家看过吗?那个里面那个找孩子的妈妈,赵薇演的那个,不是赵薇,是那个女的的丈夫,他说:我理解,我懂。那个*渤他说:你以为你懂了,其实你还不懂。所以很多时候呢,我们做为咨询师一定要明了这个东西,其实我们真的不懂来访者,我们一定要站在不懂的这个状态去了解他,只有他自己才最懂他。
所以如果你不展开这个画卷打开这本书,我们一起来慢慢地阅读他,咨询有的时候他只是在空谈,空谈一些理论啊,一些自己的东西啊,或者一些调整认知的东西啊,可能我们连生命的别说底层,可能我们连生命的浅层都不知道。
关于这一点啊,实际上不只是可以用在咨询当中,我们可以陪伴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用这种状态。比如说我们的伴侣,老公,老婆,孩子都要有这种状态。我们家庭当中经常会有这种状态,有人好不容易鼓足勇气跟自己的老婆或老公说一件事,人家很不耐烦,你才说了几句,他就说:哦,好了好了我知道了,你不就是怎么怎么样,在公司里面发生了什么什么,哎呀你又跟哪个人怎么怎么样。你完全就没有听别人说什么,我们就主观臆断。
我以前经常犯这个毛病,跟老婆在一起的时候,经常犯这种事。可能她说了几句话,我可能就说哦,我知道了,怎么怎么样。然后气氛就非常的尴尬,后面她就好多的情绪他就不说了,然后我就会说,你怎么不说了?我在听啊,你说呀?她又说两句,我说:哦,是这样,怎么怎么样。然后呢她就不想跟你说话。因为你完全不允许他人把这个生命的这个画卷给展开,或者把这个事情完整地描述出来,我们可能就会很烦躁。可能后来她也用这种方式对待我,可能我有什么事情想找她说,她也会说:噢,我知道了怎么怎么样。然后我就会体会到很愤怒,很压抑,很憋屈,很痛苦,然后我就会发脾气呀,或者怎么样。
其实有过这种换位的状态你才会发现,哦,原来不把话说完,把话憋在肚子里的那种痛苦啊,自己可以尝一下。因为我们人是这样的,你用什么方式对待别人,别人就会用什么方式对待你。实际上这也是个因果,你对他人不耐心他人对你也不耐心。
我们有的时候听孩子说话也是这样,孩子还没有把手话说完,我们就开始教育指导,所以后来呢,孩子什么话也不愿意跟你说了。当孩子什么话都不愿意跟你说呢?父母就急得要死,哎呀,你看你发生什么事情我们都不知道。然后就去偷看孩子的日记本啊,找个东西去看孩子的那种QQ聊天记录啊,最后被孩子发现了,“你们不尊重我,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偷看我的隐私?”然后父母还振振有词,“我是你爸妈,我了解你有错吗?你什么都不跟我们说,我们关心你啊。”但事实上,是我们先关上了跟孩子沟通的门呐,我们拆断了跟孩子沟通的桥呐,然后站在对岸指着对方“你为什么不跟我沟通。”
当人家跟你沟通的时候你有耐心听人家说话吗?
你有足够的事时间和精力去陪伴孩子吗?
没有,我们都忙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事情去了,甚至去娱乐去了。
所以呀,很多时候一定要知道我们生命当中的每一个人都很重要
然后他的每一个事情都是特殊的,都是个性化的,他的每一次表达都是非常重要的
不要带有经验去评判任何一个人,而是好好的把话听完,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所以呀,很多时候一定要知道我们生命当中的每一个人都很重要,然后他的每一个事情都是特殊的,都是个性化的,他的每一次表达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带有经验去评判任何一个人,而是好好的把话听完,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经常在和我老婆沟通的时候啊,我以前就犯了这样的错误,因为我老婆说话经常有一个特点,首先呢,她会先把她那个委屈的,愤怒的,抱怨的,不高兴的东西,先说。我刚开始以为这是一个坏事,所以呢,我就去教育她,啊,对待事情要积极呀,要乐观啊,要怎么样啊。所以她就很生气。后来我试着就是真的把她整个描述听完了之后,你会发现很有趣,有趣的是实际上她自己都已经把事情都想明白了,她把前面的那些事情说完了之后,她后面她会有条理地说,哎呀,我自己哪里做得不对啊,我应该怎么样去看待这个事情啊,然后实际上我是怎么想的啊,然后怎么样。我才发现她根本不需要你妈的建议是什么,人家早就想得很清楚的,人家只是把这个事情说清楚而已,她不是个傻瓜。
我们以为自己好聪明,实际上我们自己才是个傻瓜。
咨询师经常容易高高在上,认为自己是智慧的,自己是对的,自己是真理的掌握者,所以很多时候呢,根本没有把人家的话听完。实际上很多时候呢,他在一百句,五十句之后,他就会有一个转折,这个转折就是他自己对这个事情的分析,对这件事情的一个表达,自己对这件事情的一个理解,就不需要我们去灌输什么,只是你很耐心地把这个话听完就行了。
所以呀咨询当中千万不要抱有这种经验主义,人家话才开头没说几句,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其实你什么都不知道,你真的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我们咨询师一定要去做一个无知的小白鼠,我们实际上是一个无知的小白鼠。只有当我们知道自己是一个无知的小白鼠的时候,我们对待来访者才会好好地去听人家说话,听他把话说完。整个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要去太早地太强烈地介入,让每个人有充分地都有表达的权利。
因为有的时候他为什么要去找咨询师,是因为他在生活当中他说了别人也不理解,他说了别人也不耐心地听他说。所以他才会来找咨询师来说,所以心理咨询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就是咨询师是什么,就是咨询师就是出租自己的耳朵。就是我们能够稳稳地坐在那里,静静地听他把这件事情说完。
我们要不要去表达呢?当然要表达。
只是这个表达就是你听得越多,往往你所表达得就越清楚。所以我们听得越多,你的表达就越精准,
实际上我们掌握的线索啊就会越多。
在这个过程当中只要我们慢慢地越来越倾听来访者在说什么,我们很多时候就能够有一些理解。这个理解是真正的理解,因为你在陪伴他表达的过程当中,你对他所知道的东西越来越多之后,这个时候其实你所表达的东西才会有份量,才会有质量。你才知道哪些话可以说,哪些话不能说。哪些话什么时候说会更好一些。
所以呀,一定要将每一个来访者都当成一个非常独特的个体,不能用曾经的对来访者的方式对待后来的来访者。
就像佛陀所说的,“五百次看同一朵花都是全新的”那种感觉。
甚至我们有时候做咨询的时候做着做着,你会发现我们前面所处理的问题和建议的架构和理论呀,他可能都是错的,因为他底下所翻出来的那些潜意识的东西会越来越多的,甚至我们以前对同一件事情的处理,因为某些线索、情报没有表达出来的时候我们所建议的那些东西,可能在那些时候是正确的,但是在新的那些东西翻出来之后,你才发现完全是不对的。
所以呢,在咨询的过程当中,我们也不要以为我可能做了几十次咨询之后,以为我了解来访者了,实际上底下的一些东西我们完全不知道,所以我们每一次咨询都要注意,不要因为咨询当中的前面的经验来限制了我们对新的资料接受的程度,也就是说把每一个来访者都要做为特殊的,而且要把每一次咨询都要知道是特殊的。
因为这里面会形成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
这个问题就是,咨询师啊,往往他的自恋他会固着在那个地方,就是说我们俩看到那个问题,我认为是这样子的,来访者当时接受了,但是后来新的资料证明这个论据是错误的,但是咨询师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他就会用原来的那个东西去压新的东西,甚至会否认新的东西的出现,只是为了维护我是对的。
这实际上有的时候就会错过非常多的咨询的良机。
所以我们在咨询的过程当中也要保持这种状态,前面所走过的路,可能都是错的,我们一直在摸索,探寻,把每一次咨询都当成一种新的状态
不要被过去的经验和咨询当中的经验所束缚住。能够让自己的状态随时都可以清零
当然并不是说他前面所说的任何东西都是没有价值的,而是在于可能他所述说的东西有新的价值,我们要保持这种纯粹的状态去面对每一个来访者。
ASUXINLI
阅读延伸:
1、阿苏心理学文章合集
2、阿苏十多年自我分析
3、心理学书籍、电影、影评和阅读笔记
4、心理咨询道与术系列讲座
5、阅读量破万的文章
阿苏简介:
一枚普通的心理咨询师,学习心理学20年,独立执业14年,咨询时长多个小时,以心理咨询为终生事业,在心理咨询的道路上行走了20年时光。
年度壹心理最佳专栏作者,北京晚报"心理行者"专栏作家。
北京凤凰心理咨询中心创始人(-年),长沙阿苏心理工作室创始人(-至今),在东西方智慧中默默求索,体悟心理咨询之道,融合心理咨询之术,将心理学的感悟活成自己的人生。
如须预约咨询,敬请阅读阿苏|心理陪伴你阅读你自己
让心苏醒
与爱同行
心理行者阿苏你有收获是我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