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假期结束,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开学时间临近。按照北京市教委此前公布的—学年度校历,北京市中小学将于3月1日开学;上海、天津、广东等地2月22日开学,黑龙江因疫情防控影响,最晚于3月15日开学。
孩子们的假期“余额”已不足,“一提学习,各种借口就来了……”有家长和学姐吐槽道。对于孩子“开学综合征”,不少家长感到头疼。怎样让孩子及时收心、调整状态?孩子们真的需要“收心”吗?学姐来给“开药方”。
“症状”“希望这几天赶紧把作业写完,结果微博、QQ这些让我实在静不下心来……”距离开学不到两周,初二学生小棉(化名)有些焦虑。
孩子上一年级的李女士也有些头疼。“假期有段时间回了奶奶家,变得有点爱睡懒觉,写作业效率也比较低。他喜欢的节目晚上九点多播,之后不去睡觉,接着看另一个频道播放的西游记,导致作息时间比较混乱。”
这种情况并非个例,有些孩子假期前期过于放松,到了最后一两周开始拼命“还债”,随之而来的还有作息无规律、注意力难集中、拖延症、情绪低落等,于是被“诊断”为“假期综合征”或“开学恐惧症”。
发现这些问题后,李女士开始想办法让孩子回归原有的状态。在开学前几天,逐渐减少玩的时间,陪着孩子预习课本知识。她与孩子一起制定了时间表,贴在家里,每个家庭成员都要按照规划来执行,家长与孩子互相监督。“我只能允许他看一集电视节目,最多一个小时,就会关掉电视。”李女士说。
李女士还在引导孩子减少使用电子设备。她发现,“我们陪着他做手工、看书都没问题,但是我们如果都拿着手机,他也会想发设法拿到手机玩游戏”。李女士告诉学姐,“控制孩子玩手机其实不难,家长以身作则就好了。父母多点时间陪伴孩子,孩子自然不会沉迷于游戏。”
“诊断”
北京市西城区某小学教师:
一般不需要家长刻意给孩子“收心”,老师会引导。一般刚开学,孩子的状态都不会太差,因为经历了一个假期的调整,孩子对下学期会抱有期待,希望自己能够表现更好。开学后班主任会以鼓励为主,比如看看谁表现最好、上课最踏实,给一些奖励,激励孩子认真学习;还会带着孩子做一些学期计划,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昆明丑小鸭中学校长詹大年:别把开学刻画得那么可怕。家长不要问孩子“假期作业做完了吗?”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孩子有选择的权力,有些作业,根本就不需要做。假期是用来玩的,不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家长只需要问问孩子:“要帮你准备哪些东西?”其他都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不需要过于紧张,否则,孩子也跟着紧张。家长的焦虑会让孩子不知所措。“开学恐惧症”是吓出来的。
“药方”1开学前不建议远行或剧烈运动
开学之前几天不建议孩子出去旅游或者做剧烈运动,建议做一些安静的活动,比如在家制作手工、看看下学期知识、读读课外书等。
2调整作息,进行时间管理建议早上起床时间7:00-7:30左右,晚上10:00左右休息,按照接近上学的时间节奏调整作息,以便找回感觉。进行时间管理,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可以依据普瑞玛法则(如果先把容易的事情做完,再去做困难的事情,容易强化对困难程度的认知;普瑞玛法则主张先处理困难的事情,再处理不那么困难的事情)去安排每天具体做什么,规划得越清楚,越容易做到。
3查漏补缺,做好复盘
做好假期复盘,回过头来想想,这个假期中最有意思的事情是什么,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等等,梳理和总结自己的假期。
4做好准备迎接开学对暂时薄弱的科目进行预习,标记自己不懂的地方,开学听课会更有针对性。另外保持适度体育锻炼,建立对新学期的希望和憧憬。
新京报记者冯琪编辑缪晨霞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