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生理疾病方面我们讳疾忌医,却在心理疾病方面以各种“症”自居?以至于产生了一个网络热句:这年头你要是没有点儿病都不好意思出门。自称有心理疾病的人真的病在何处?
虽然不是病,却实有病因
“我到期交不出工作,没办法,人家拖延症晚期了!
下班喜欢窝在家里,因为我有社交恐惧症啊!
那谁怎么见不得别人过的比他好,是不是有人格障碍?
法国总统那么年轻怎么娶了一个大自己24岁的女人,这是有恋母情结吧?
”我们越来越多地听到身边的人“熟练”运用各种心理病症的名称,以娱乐的态度自称“有病”:抑郁,厌食症,社交恐惧,自闭症,恋物癖,恐高,强迫症,洁癖,精神分裂症……似乎给自己戴上一顶听上去“很专业”的帽子,是件挺时尚的事。
心理疾病的诊断是一项专业化的、严肃且谨慎的工作,涉及生物医学、脑神经学、精神病理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如果仅凭一些道听途说的症状表现,而轻易给自己贴上心理疾病的标签,这会让我们错误地认识自己。你可能真的有问题,但这问题并非你认领的某症,而是背后更容易被忽略的一些问题,某些表面上的心理症状,可能掩盖了更加深层的心理冲突。
1
放大坏情绪,博取同情
遇到不顺心的事灰头土脸,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一蹶不振,这种向生活撒娇的样子顶多也就是公主病,但却被一些人宣称成抑郁症。这下,谁还敢惹你?谁敢不给你一路开绿灯,都知道抑郁症严重的有可能自杀。有了这个“尚方宝剑”,你为自己划出了一片心理特区,在里面自怜自艾,索取关照。
2
推卸责任,破罐破摔
本来是自己没有计划,行动力不强,导致工作每次到了死限才抓狂,但每到任务迫近就放话出去说自己有拖延症。吃饭你拖延吗?与闺密的约会你拖延吗?是不是喜欢的事情你都能第一时间完成,但工作起来,拖延症就自动上身。
你还是想想自己的职业选择对吗?你的自我激励机制还在运行吗?找出真正原因赶快作出改变吧,别被一个假想的拖延症真的拖离了你的职业初心,或错过了更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3
掩饰性格缺陷,为不良行为找借口
向孩子大声吼叫,向同事恶语相向,明明是性格问题,修养欠缺,却被你狡辩成焦虑症,言下之意是外界逼得你着火,而非自己是炮捻子。你以病之名,对周围人进行不受自责的攻击。其实承认这些毛病是自己的性格问题,那就说明是内因导致,是可以改变的。你宁愿定性为焦虑症,这样就轻而易举免责了,可你想没想过,如此一来你就得不到自我完善与成长了。
不要贪恋因“病”得到的“福利”
我在咨询中遇到这样一位女性来访者,起初,因为离婚情绪不好,加之祸不单行,父亲查出癌症,一时间遭受双重打击。她在超过1个月的时间持续出现易哭、失眠、食欲不振,注意力无法集中等表现,甚至出现偏头痛和胃痉挛的躯体化症状,被医院诊断为抑郁症,开始服药治疗。在她拿到“抑郁症”诊断报告时,她的感受是“松了口气”。
单位将她调离原来压力大的服务窗口的岗位,去了档案室,工作很轻松甚至不用每天上班。无论是家人还是同事因为担心她有“自杀倾向”,而避免与她发生任何言语冲突,什么都顺着她。听上去,这似乎对她的病情有帮助,但实际情况是,她的脾气越来越大,周围的人也逐渐疏远她,包括家人也开始无法忍耐她的自我为中心。她已经得到很大缓解的抑郁症状在半年后开始复发,于是医生建议她做心理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心理咨询,我发现,虽然抑郁症的确带给她不少痛苦,但同时也带来某些“继发性获益”,比如,因为抑郁症,周围人都比较让着她、关照她,这让她极大地减少了来自工作和人际的压力,她不自觉地愿意沉溺其中。
她的抑郁是比较典型的外源性因素导致的,那么随着应激源的消退,加之适当的药物干预,她逐渐适应了离婚后的生活,也逐渐接受了父亲的病情,症状也已渐渐消退。但半年后,她却逐渐进入了一个对“抑郁症所带来的好处”的依赖中。她一方面觉得自己还年轻,还可以学点东西,在职业上有所发展,但同时又“很享受这种离退休人员的状态,可以很自由,不用负什么责任,还有稳定的收入。”一方面,她很清楚在人际中自己的表现很任性、幼稚、自我为中心,也知道如果换一种方式,结果可能很不同,但同时她又觉得,自己有“抑郁症”,别人就该让着她,“任性的感觉有时候挺爽的”。
当我们讨论到她内心的这些冲突时,她突然意识到,自己是在用这种安于现状的方式,来回避成长可能带来的责任和丧失。在这之后,她渐渐开始对自己的固步自封尝试做了一些突破,并体会到成长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慢慢地,她不再需要依赖这些症状,也能够让自己感觉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