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松山湖第二小学正文共字,阅读时间10分钟
春天,是如画的时节,它深情地在春的画卷上细细描绘,韵染了大地、山川、河流、人心。繁花似锦,极尽绚烂。
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季节,松山湖第二小学三年级孩子们开启了新的项目学习——草木染课程。
原视频来源/东莞广播电视台
所谓“草木染”,就是使用天然的植物染料给日用器具、纺织品等上色。可以说心也天然,材也天然,功亦天然。草木染将自然界的植物,纯洁的心灵和纯手部的技艺三者天然、和谐地融为一体。
“万物皆可染”是基于全课程读本三年级下册的一个经典项目,这个项目整合了全课程项目《草木染》和整本书共读《彼得·潘》,链接统编教材“传统文化”主题单元。草木染课程是这个项目的一个部分,我们在实施时,以“六一儿童节,如何用草木染给自己的期末大戏的角色设计合适的服饰?”这一个真实的任务驱动,通过“草木染课程周”的形式,引导学生基于学习过程中的产生的问题,推动学习深入,带领孩子穿越一周的课程之旅,让孩子在更为丰盈的课程中体验、成长。
真实问题是打开孩子兴趣之门的钥匙
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映照在书页上。伴着音乐,学生们抑扬顿挫地诵读着千年前的诗歌,一个与花草树木有关的新课程便开始了。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这是《诗经.国风》里的诗句,它用最质朴但永恒的方式,记载了草木染在我国历史中最为浪漫的一笔。
读完诗词,孩子们想象了古人采摘植物的情境,被其中或热闹,或深情的情形所感染,对草木染有了强烈地向往之情,急于想知道“人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草木染技术的?怎么用草木染给纺织用品染色?现在我们用的染布技术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优点和不足?”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
孩子们产生了这些问题,打开了探究草木染的大门,学生带着深厚的学习兴趣,走近草木染,了解草木染,迈开了探究传统文化的步子。老师适时提供《草木染》文本和视频资料。学生在合作探究中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方式,孩子们了解了草木染技术的历史文化和工艺,知道了草木染“始于轩辕氏之世,*帝制玄冠*裳,以草木之汁,染成文采”,可见其历史久远。同时,在比较辨析中,认识到草木染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许多植物还具有药草作用。原料都是天然可再生资源,规模化生产也不会对环境产生破坏,从而感受到草木染这一传统手艺的魅力。
问题产生了,探究也同步开始了
孩子们对于草木染了解越多,心中的探究欲望越发强烈,他们想要亲自体验一下草木染这一传统工艺了。他们想知道:我可以从哪些植物当中获得颜色?我怎么从植物中获得颜色?我怎么把获得的颜色染到布上面?我们顺水推舟,设计安排了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家里先进行尝试。学生们根据学习单,从材料准备、颜色猜想、探究步骤、探究结果和探究发现几方面进行记录,并将探究成果制作好PPT在班上进行交流分享。
视频/学生经验分享通过探究,学生们发现了提取颜色的植物可以是花木、水果、蔬菜,借助工具和机器,通过捣碎、蒸煮等方法提取染液。
在染色的过程中,孩子们或成功、或失败、或历经曲折。思考与学习,分析与调整贯穿其中。
给布上的色后,布上的颜色为什么发生变化,甚至神奇般的消失了,只留下了些没有过滤干净的原材料残渣?
有一些布料,即使经过了晾晒,仍然颜色均匀鲜艳,为什么同样的方法会有不同的染色结果呢?
为什么放在同一个染液里的布染出的颜色会不一样?
为什么有些布可以染上颜色,有些布染不上颜色?
有什么办法能保证染出的颜色持久鲜艳呢?
尝试是最好的学习,体验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们通过探究交流,意识到布料的材质,染液的浓淡,着色的时间与次数,是否有固色步骤,甚至天气的变化等等都会影响最后成品的颜色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根据生活经验,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食盐就能起到很好的固色效果。在颜色提取的过程中加入酒精隔水加热,能够使得到的颜色更加鲜艳。因为植物细胞液中的有机物色素,易溶于酒精不溶于水。
孩子们带着自己制作的色卡来到校园,学生们手中一块块纯色的布条成为了他们见面后的谈资,玫瑰红、苹果红、春芽绿、土豆*、西瓜红、葡萄紫、草绿、桔红、橙*……这些生动形象的表示颜色词语便从他们的口中蹦出。英语课上,老师带着孩子用中英文标注自己制作的色卡的名称,唱起颜色歌。同时,用一篇篇文字写下自己的探究经历。
问题在哪里,学习就在哪里
课堂上,我们欣赏了一些出土的织物图片及一些古代名画,如《簪花仕女图》《洛神赋》《历代帝王图》等等,学生们被古人高超的织染技术所折服。大家一致认为,古人服饰的精美,不仅是因为布料色彩的丰富和艳丽,更重要的是上面还有精美的花纹图案。那么如何通过草木染在纯色的布料上弄出花纹呢?
带着疑问,我们又观看了有关染布技艺的纪录片,如央视《地理中国》栏目中的“奇特的风俗·花衣的‘秘器’”和“走出大山的靛蓝”。看完视频,学生们似乎找到了答案,恍然大悟。又一次为这些古老的技艺所惊叹。看来,要使成品更精美,还要在布料上弄出花纹。学生们卯足了劲儿,走进了科学功能室。
根据学生意愿,科学课上学生们主要学习了扎染、滴染和敲拓染技艺。学习了各种技法后,学生们围绕“我想要给染出怎样的花纹或图案?”,用老师提供的橡皮筋、玻璃珠、空心彩球、雪糕棒等物品,对布料进行扎、缚、夹、打结等方式,对自己想要的效果进行了设计操作。
练习过程中,每展开一块布料前,学生们都对成品充满了期待,不少学生双手合十祷告,颇有古人祭拜祈福的神韵。
敲拓时,总是很难把握力度和时间,花、叶糊了是常有的事。学生们终于切身体会到“草木染”这项古老技艺的不平凡,古人智慧的了不起。
有了之前探究的经历,有了系统技法学习,孩子们俨然一个“染人”模样。
成果展示,共赴一场文化盛会
项目确定了以后,我们对方案进行了诊断,原则之一便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看哪些地方可以产生学习?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我们根据项目活动的需要和数学学习的内容。数学老师带着孩子们用学过的测量知识,为布置展区进行实地测量,丈量树与树之间的距离,计划所需要的绳子的长度,拉好晾晒绳子。来到展区,计算创作布匹的长度,条数,给购买物料提供参考。
根据学过的时间,针对活动当中的分组体验、时间安排进行了讨论。根据各个项目流程和时间,他们发现了项目时长不一,项目存在等待时间过长等问题,并提供了解决方案,制定了活动时间表。
经过美术老师设计,我们利用校园空间,布置了一个大染坊。大染坊分为煎煮染、发酵染、滴染、浸染和敲拓染五个体验区,一个展示区和一个大水池清洗区。
来到校园大染坊,我们看到:草地中央,高高竖起竹竿垂着长长的染有“草木染”大字的染布;展示区内,盛放在竹篮里各种草木染材料和一钵钵提取的染液并排摆放;木柴冒着烟火,架在上面的大锅翻腾着苏木;一张张小圆桌,桌面铺着台布,摆放着围巾、手提袋、T恤衫;周围小树之间拉起的麻绳,挂着各色的草木染作品。有一种很奇异的视觉效果,仿佛是一种老电影中的场景,让我们每一个人自然而然成为场景其中的主角。
学生们分组实践着那流传了几千年的古老技艺。学生们合力捆扎、浸染、漂洗、晾晒,去好奇农场摘回新鲜的花和叶,敲拓上色。校长老师也不甘寂寞,纷纷参与进来,一时间,整个校园内,敲拓丁丁,好不热闹!
图/苏木自堪煮,留得深红变紫红
图/浸以五色浆,染成天边色
图/远山如黛,新布澄蓝
图/滴尽瓶中色,绿草生锦霞
图/槌起槌落,花谢又花开
经过各种各道工序,所有的布料全部上色完成。师生一起合力,将一匹匹布悬挂晾晒,说是灿若云霞、绮丽多姿都不为过,因为这是我们自己亲手制作的!这该是传承和发扬传统工艺最有力的行动。
左右滑动可看更多图片
一个任务完成,一段新的旅程又出发了
“草木染”课程由师生在继承中深入,在合作中思考,是经过设计、实施、反馈、分析和调整而生成的连续的、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开放式课程。这个课程,依据实践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的问题链,融合语文、数学、英语、美术、科学等学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草木染”课程注重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自我的联系,对学生进行了自然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
草木染课程完成了,并不意味着课程的结束。而是一个任务完成,一段新的旅程又将出发。
接下来,我们在级部大项目下,将组织进行学生根据自己的期末大戏角色特点,用草木染设计制作出合适的服饰,并在期末大戏演出展示。
这样一个跨学科的大项目课程,在学术教研、整合设计、组织运营上都需要良好的组织机制提供保障。于是,学校项目制组织机构应运而生。项目制的特点是“自组织围绕项目转”。项目式课程的实施,从开启到结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全程参与。学生在真实而有意义的问题探讨中,最终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走进全课程”投稿邮箱: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