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
TUhjnbcbe - 2021/7/17 12:55:00
北京扁平疣专治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119/8605173.html

加V:免费领取学而思13节在线网课


  中学阶段是中学生心理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关键阶段。由于于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是一个独立性和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而且又处于青春发育时期。所以中学生中出现的不正常心理状态很多,诸如狂想心理、害羞心理、性心理等。对此,教育工作者应掌握和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形成稳定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善于面对人生,面对挫折,成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一)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常见的问题

1、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心理矛盾。


  在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这些矛盾如果不能很好解决,将不利于自我意识的确立和.个性的发展。这些矛盾主要表现为:


  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由于初中生生理发展迅速,促进了中学生心理的成熟。这个时期的孩子产生了强烈的“成人感”,独立自主性发展很快,他们极力想争取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独立自主地位和新的权利,想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因此,这个年龄段被称为个体发展的“心理断乳期"。但是,由于这一阶段的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都还不够成熟,主观愿望和成人感与客观实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各个方面对成人还有较大的依赖性,所以,中学生常处于独立性与依赖性相互矛盾的状态之中。


  强烈的活动需要与能力发展不同步的矛盾


  中学生显得活泼好动,精力旺盛,参加各种活动的需要较为强烈,但他们相应的能力发展水平还相对滞后。两者互不适应的矛盾如果适度,会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否则会出现各种消极后果。例如,有的学生若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而导致活动失败,就很轻易产生挫折感,从自信甚至是自负走向另一个极端——自卑。


  交往性与心理闭锁性的矛盾


  中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交往需要很强烈,渴望与人交往,希望得到老师与同学们的帮助和理解。但是随着内心世界秘密的增多、自尊心的增强以及个性的明朗化,他们越来越表现出一种特有的心理闭锁性,即不愿将自己的秘密、体验轻易告诉别人,从而构成交往性与闭锁性之间的矛盾。中学生们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通常是寻找朋友或者记日记。


  个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中学生大都对未来有无限的憧憬和美好的向往,常常想像自己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理想我”。但是中学生的想像中幻想成分居多,他们的“理想我”往往脱离实际。因此,他们的“理想我”与“现实我”往往相差悬殊,两者常处于矛盾之中。解决这种矛盾的办法,是教育与引导中学生客观地认识现实,不断调整自己的理想。


  强烈的性意识与正确处理异性关系的矛盾


  中学生第二性征的出现,促使他们性意识的觉醒并日趋强烈,而如何处理与异性关系的能力尚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

2、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常见的问题


  中学生自我意识虽然趋于成熟,但这还是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即使他们的自我意识已经比较成熟,也可能存在明显或不明显的缺陷。归纳起来,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幼稚性


  自我意识的幼稚性是指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与他的年龄不吻合,似乎还停留在孩童时期。这种幼稚性表现在自我认识上处于模糊、笼统、简单的状况。例如,有的中学生在自我角色认识方面能知道自己是父母的孩子,是教自己的老师的学生,却不能理解自己与其他亲戚、其他老师的关系,在社会上更不知道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因此,总是出现学生或孩子的角色行为,似乎永远长不大。


  在自我评价方面,有的中学生还只会用教师或父母对自己的评价,没有独立的自我评价,也没有将教师或父母的评价内化为自己的评价。


  在自我情感体验方面,反映为起伏不定。昨天因为某同学要与自己一起回家觉得他对自己好,很高兴;今天那位同学又要与自己一起回家,觉得他是把自己当小孩看待,似乎是为了保护自己,感到自己受了侮辱,很生气。


  在自我期待方面有的学生更是一天一变。第一天要当作家,第二天想当演员,第三天又认为当医生很崇高。


  此外,自我意识的幼稚性在自我控制上还表现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顾环境的要求,随意性大。有的孩子常常是刚捶胸跺脚地下了决心,转身就忘得干干净净。他们每天都要下同样的决心,同样每天都可以找到可以原谅自己没有做到的理由。幼稚性的基础是依赖性与缺乏自信。


  超限性


  中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反映出他们正迈向成熟,为走上社会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作了准备。但是,如果有些特点有了超限的发展,就会出现问题,就像真理过了头就成了谬误一样,过度地
  处于青春期的少年由于生理上的发育,体态上的变化,初中生对自己比较敏感。这有利于形成清晰的自我形象,建立正确的自我概念,构筑和谐的人际关系。但是,如果过分敏感,对外部刺激就会由于应接不暇而出现焦虑与紧张。自我意识的过度敏感主要是察觉他人对自己态度的敏感,及对自己生理心理变化的敏感。过度敏感的学生会察觉到别人不注意的细微变化。他人一瞥的目光,一皱的眉头,一抿的嘴唇,都会引起他许多联想。例如,有位初二女生,一次在上课时肚子气胀,排了气。在她听到声音,也闻到臭味的同时,觉得周围人都在看她,尤其是有好几位男生。她觉得非常难堪。回家后细想,排气是因为吃了食物,要不排气最好不吃饭。从此,她果真不吃饭,医院打点滴。后来班主任在了解情况时才发现,其实没有人知道她曾经在课堂上排气。其他一些情况,如有的学生因为脸上出现了青春痘,老师在课堂上多问了几句,或走近熟悉人群时他人的谈话戛然而止等等,都会敏感到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过度敏感的基础是过分的自我
  独立性的发展本是孩子长大的必然趋势。从小学高年级起,许多学生不喜欢成年人唠叨的嘱咐;也常有将自己的小秘密锁进抽屉里不愿让人知道的;不愿父母打听自己接到的来信或电话;外出活动宁可与同龄人一起,不愿与父母同行。这正像小鸟翅膀长硬了要展翅飞翔一样,是长大了的一种心理需要,这对将来走上社会独立生活十分有益。因为只有在独立活动中才能深刻地获取积极的经验或消极的教训。


  然而过度独立就具有消极性甚至危险性,有的甚至会造成终生遗憾。因为过度独立表现在拒绝成人的任何积极建议,排斥成人的善意劝告,我行我素等行为上。甚至以逆反心理对待成人,一切都反其道而行之。有的中学生就是因为这样而成为失足少年的。父母提醒他们:不要吸烟、远离*品、不能进游戏厅……他们却是“你越不让做,我偏要试试"。最终欲罢不能,越陷越深,以至于违法犯罪。


  过度独立的基础是过分自信、性格上的执拗及认识上的偏差。进一步发展可能形成对抗及反社会心理。

(3)过分自尊。


  自尊心也称自爱心,是尊重自己的人格,尊重自己的荣誉,维护自己尊严的一种情感体验。自尊心使一个人在不利的社会环境中,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不阿谀奉承,不容别人歧视侮辱。正常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自强精神相联系,相信自己的力量,通过努力可以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一个没有自尊心的人则会成为不识好歹、难辨荣辱、毫无羞耻心的人,成为表扬无用、批评无效、难以接受外界教育的人,也就成为无法进步的人。


  过分自尊的中学生很多也是过分敏感的人。在与人交往时,认为他人动作、表情、姿态的细微变化是因自己而出现的,十分警觉,若感到有损于自尊,在情绪上立即有体验,有的在行为上随即作出反应。这类中学生,如果性格是外向的,可能暴跳如雷;如果性格内向,则可能躲在一边偷偷落泪。前者可能做出危害集体、危害他人的行为;后者可能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


  实际上过分自尊的中学生里有不少是自卑者,他们用过分自尊来掩盖自卑。由于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又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于是在交往中特别
  自责与内疚很相似。但是自责内容的范围比内疚宽泛,对自己的外貌、智力、由于不满意而产生自责。内疚则常由于出现不道德的行为,甚至出现不道德的念头而受到自己良心上的责备。它们的共同之处都是对自己的责备。


  正常的自责体验有助于消除缺点,改正错误,提高个人修养,这是可贵的品质,是自我控制的重要基础。这种自责体验在一个时期中感到痛苦,随着对自己出现问题原因的认识,随着对自己改正错误信心的认定,这种痛苦会逐渐减轻甚至消失,回到自尊、自信的状态。但是,过分自责却是消极的。一般有四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有的中学生对自己的错误和缺点长时间地进行自责,因而在心理上长期受着折磨;第二种情况是即使错误缺点很轻,中学生自己却反映强烈,产生严重的自责心理,有的学生由此出现不能自控的自我伤害行为;第三种情况是很多中学生对自己偶然的错误缺点夸大为整体的、甚至是品质性的错误、缺点,对自己全盘否定,划入坏人范围,从而出现自我惩罚的行为;第四种情况是有些学生把本不属于自己的错误缺点归咎于自己,总认为是自己不好,使自己长时间地陷入自责的痛苦之中,影响学习和生活质量,严重时可能出现自我伤害的行为。过分自责的基础是认识偏差与思维方式的不科学、不合理。

(5)过分的自我表现。只要社会上有两个人存在,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向他人表现自己。中学生希望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在他人面前充分显示自己的优势与特长,以获取他人对自己的
  过分的自我掩饰则是出于担心别人窥探自己的内心活动,时时事事都想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自己实际的行为动机,生怕别人了解自己不愿或尚未暴露的弱点。由于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快速发展,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他们常常会对自己的真实想法和体验加以掩饰。有的学生甚至为了取悦教师和家长,经常编造谎言,在待人接物时行为上常常畏畏缩缩,心理上则处于经常性的焦虑状态不能自拔。过分自我掩饰的基础是缺乏自信与过分自尊。

(7)强烈的无能体验。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也是各种能力获得的过程。在一种能力获得之前,会产生心理不平衡,伴随“我不会、我不能”的焦虑。经过学习,自己感到了进步:懂了、会了、能了,心理也就平衡了,焦虑也消除了。在新的任务面前,可能又会产生心理不平衡和焦虑,通过问题的解决,又得到了消除。每个人就是这样获得进步、获得发展的。具有强烈的无能体验的中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出现严重焦虑,还没有认真学习和认真思考,马上作出结论:我不能。例如,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很普通的问题,只要想一想就能回答。但是,有强烈无能感的中学生想都不想就认为自己根本没办法回答。这样的学生在新任务面前总是畏畏缩缩,不敢言语,思维活动也越来越贫乏,与其他同学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这又导致了他更强烈的无能感,因此形成恶性循环。有些学生无能体验的产生不是全面的,而是在某一方面的。强烈无能体验的基础是自卑,是缺乏自信。


  案例1:


  一名姓钱的初一学生前来咨询说,我在班上学习很刻苦,经常拿第一,如果有时当不了第一。就感觉会被别人说而感到很难受,我该怎么办呢?


  分析:少年对别人关于自己的评价特别在意,如果有人评价不合事实或者不公正就会引起某种愤怒情绪。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一般落后于对别人的评价,因而对自己的评价往往偏高,对别人的评价往往吹毛求疵,为此,要引导学生能合理的评价自我。


  二、中学生常见学习心理问题

(一)、厌学问题

1、厌学的表现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其主要特征是对学习厌恶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因而经常逃学或旷课。厌学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即学生完成一定学习任务的速度和质量降低。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对学习存在认识偏差,他们认为学习成绩好坏对自己未来发展和理想实现并无多大关系。并且,他们一般认为自己学习能力低下,丧失学习自信心,把自己看成上学习的失败者,这种消极的自我认识,是学生厌学的内在原因之一。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常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学习活动。他们对学习缺乏兴趣,一般很少把精力放在学习活动中,一般不愿意做作业,不认真听讲,只是在教师和家长的压力下勉强学习,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是恐惧厌恶

2、厌学产生的原因

(1)、来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重大历史时期,在变革的巨浪中各种各样的思潮同时涌来,由于中学生自身不太成熟的特点,缺乏处世经验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就容易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如:“商海”对青少年强烈吸引,社会劳务市场的不完善,使许多中学生未把获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作为今后走上社会求职的必要条件,而认为有钱就有学上,有门路就有好工作,现在一些重点中学,各年级各班中都有分数不够、花钱进来的学生,这些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有厌学心理,这些都对中学生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2)、家庭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究其原因,家庭因素是不容忽视的,家庭中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家长的教育方式,都会通过有形或无形的方式给子女的学习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目前,许多家庭缺乏有利于孩子学习的精神氛围,有的家长业余时间在聊天、看电视、打牌中消磨;还有的家长对学生抱以不切实际的过度期望,把家庭变成“第二学校”,自己承担“伴读”“督学”角色,这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常会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而自己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以至逐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导致成绩下降,而成绩稍一下降,父母压力更大,学生更不愿意学,成绩更差,造成了恶性循环。

(3)、来自教学内部的原因。目前相当多的学校,其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仍未从应试教育的樊篱中走出来。升学指挥棒在中学仍有很强的支配力,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了学生厌学心理。一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思想仍被升学指挥棒左右,课堂上满堂灌,不注重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更无暇去顾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生间的个别差异,作业搞题海战,压得学生无喘气的机会。凡此种种做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加重了学生的厌学情绪。二是应试教育对教育评价的影响,使学校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均以考试分数为标准,学校向教师要分数,教师、家长向学生要高分,在这种层层压力下,一些学校只注重与升学有关的科目,挤占其他科目的时间及学生的双休日及节假日,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

(4)、学生自身的因素


  不良的个性特点及个性倾向。如意志力薄弱、兴趣广泛而不专一、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等。都易失去学习兴趣。还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常碰到困难,遭遇失败,甚至是老师的冷嘲热讽和轻视,家长的打骂,这些常使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于是自暴自弃,产生厌学心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太差,学习方法不当,智力低下等,都可导致在学习中遭遇失败,产生厌学心理。

(二)、学习疲劳问题

1.学习疲劳的表现


  所谓学习疲劳是指长时间连续紧张学习后由于身心过度疲劳所导致的学习效率下降的现象。它包括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前者指肌肉与神经系统的疲劳,后者指的是情绪烦躁、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反应缓慢等现象。


  目前,中学生中学习疲劳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其表现是:大脑反应迟钝,头麻木或者疼痛,注意力分散,思维滞缓,情绪沮丧或烦躁,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学习疲劳有暂时性学习疲劳和慢性学习疲劳两种。暂时性学习疲劳通过休息、睡眠可以消除,慢性学习疲劳消除需要花较大力气。

1.导致学习疲劳产生的原因


  造成学习疲劳的原因较多,主要原因如下:

(1)、学习负担过重。这里既有学校老师的原因,也有家长的原因。有的老师教学方法存在问题,不是按有关部门的要求留家庭作业,而是经常搞“题海战术”、“学习大运动量”,使孩子疲于应付。而有些家长出于望子成才心切,还自行给孩子层层加码,完成老师留的作业之外,又加些练习,或者在双休日给孩子报了一个班又一个班,认为“听总比不听好”。就像吃饭一样,天天吃得太多,还一个劲儿往里塞,胃能不疲劳吗?

(2)、学习方法死板,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孩子学习只知道死记硬背,照猫画虎,没有认真开动脑筋。学习没有一定之规,忙忙乱乱。一次学习时间过长,超过脑力限度。经常开夜车,效率不高,磨蹭太长时间,造成睡眠不足,脑子得不到充分的休息。

(3)、缺乏学习兴趣。对某一科甚至某几科的学习不感兴趣,听课不爱听,作业不爱做,但是又必须完成作业,只好硬着头皮做,既造成生理疲劳,更造成心理疲劳。学习无愉快可言。

(4)、脑营养不足。脑力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必须保证营养,高蛋白、维生素、充足的氧气是不可缺少的。即使吃了高蛋白,趴在桌子上时间太长,呼吸短浅,氧供应不足,也会使大脑疲劳。

(三)、考试焦虑问题

1、考试焦虑的表现


  考试焦虑是中学生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性适应障碍,它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激发下,受个体认识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它身心因素所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其症状主要表现为:

(1)、情绪激动、慌张、不能自制。有的伴随手足发冷、心跳加速、肌肉紧张、甚至头昏。

(2)、感知障碍,如视听困难,感受性降低,甚至把试题要求看错等。

(3)、注意障碍。即注意力集中不起来。

(4)、记忆障碍。平时熟悉的东西回忆不出,但一出考场又能想起。

(5)、思维迟钝、混乱,不能正常分析、归纳、判断、推理,本来能做的题也做不出。

2、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


  影响个体考试焦虑水平的因素很多,既有自身的,也有外部的。

1、个体的自身因素对考试焦虑水平的影响

(1)遗传素质。现代遗传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的特点决定着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酶系统和生物化学变化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又决定着大脑皮层分析与综合的特点,从而制约着个体心理活动的进行和发展。由于每个受父母遗传基因的影响而在神经类型的强弱上有所不同,所以,每个人对刺激产生的紧张程度有所区别。神经系统比较脆弱的人,对刺激环境极易产生紧张反应,而神经系统较强的人即便对较强的刺激,也许只产生微弱的反应。

(2)认知评价能力。考试能否引起中学生的焦虑,以及焦虑的程度如何,与个体的认知评价能力有直接关系。认知评价能力包括个体对刺激情境性质的认识程度,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及自身对应付刺激情境能力的估价。一个高中生如果把高考看作是决定自己前途、命运的唯一出路,并且对自己应付高考的能力估价过低,其考试焦虑水平必然过高。如果一个高中生将高考只看作一种升学就业的途径之一,并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其焦虑水平便不会很高。

(3)知识准备。一般来说,平时学习刻苦努力,基本功扎实,复习全面,准备充分的学生,自然会信心十足,考场上也会情绪稳定,精神饱满,自控力强。否则,便可能会信心不足,情绪紧张,坐卧不安,焦虑加剧。

2、外部因素对考试焦虑水平的影响


  影响个体考试焦虑水平的外部因素主要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现在的中学生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水平普遍过高,有位重点中学的高中生说:“我害怕看到父母期待的目光,我怕考不出理想的成绩,使他们失望”。还有些家长不仅期望过高,对孩子的要求更高,使孩子因达不到家长的要求而对学习和考试产生厌烦和焦虑情绪。另外,一些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几天一大考,每天一小考,一味地重分数,排名次,使一些中学生终日陷于考试焦虑的苦恼之中。此外,由于社会的竞争压力,因而拥挤在升高中、上大学的羊肠小道上,这也给学生参加重要的考试带来了严重的精神压力


  案例1:王X,女,15岁,某校初中三年级学生.因临近中考,出现紧张,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差。该生出生于教师家庭,自幼受到父母严格的教育,倘若考试偶尔失误,就要受到严厉惩罚.从小学起,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特别是进入初中以后,综合成绩排名全年级前名,学校,家长对她寄予很大的希望.但近一个多月以来,紧张,不安,心烦意乱,失眠,看书复习效率每况愈下,模拟考试成绩一次不如一次,老师和家长由关心到埋怨使她痛苦不已,最近经常啼哭或发脾气,并拒绝上学,拒绝参加中考。


  案例2:某男生,上初中(非重点中学)时,该生的学习成绩很好,又是一班之长。在学校的各种竞赛中经常获奖。考入重点高中,他非常兴奋和高兴,并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他想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取得比初中时更优异的成绩。但刚入学的摸底考试,就让他大失所望。在极度的痛苦之后,他又振作起来,更加勤奋和刻苦,但期中考试的成绩仍不理想。于是他开始怀疑自己,考试期间常常认为别人比自己强得多。他怀疑自己并不像原来那样聪明。考试之前,他常常缺乏信心,精神紧张,并伴有呕吐、恶心、小便频繁,睡不好觉等症状。


  上述二个案例都属于考试焦虑,有着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三位当事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一心期望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二是三位当事学生在考试遇到挫折之后,均陷入极度的苦恼之中,并伴有不良躯体反应。一般来说,学习成绩较好、心理素质欠缺的学生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对这类焦虑者的辅导主要是为其减压,帮其卸掉沉重包袱,树立自信。一方面应帮助其对自己提出合乎实际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应培养和锻炼他们的意志,训练其意志行为。


  三、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

(一)焦虑症.


  焦虑症又叫焦虑性神经症,它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症,患者以焦虑情绪反应为主要症状,同时伴有明显的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焦虑症在正常人身上也会发生,这是人们对于可能造成心理冲突或挫折的某种特殊事物或情境进行反应时的各种状态,同时带有某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这些事物或情境包括一些即将来临的、可能造成危险或灾难、或需要付出特殊努力加以应付的东西。如果对此无法预计其结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止或予以解决,这时心理的紧张和期待就会促发焦虑反应。过度而经常的焦虑就成了神经性焦虑症。


  青春期是焦虑症的易发期,其身心变化处在一个转折点上,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个体对自己在体态、生理以及心理等方面的变化会产生某种神秘感,甚至不知所措。诸如女孩由于乳房发育而不敢挺胸、月经初潮而紧张不安;男孩子出现性冲动、遗精、手淫后追悔自责等,这些都将对中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带来很大影响。他们往往由于好奇和不理解而导致出现恐惧、紧张、羞涩、孤独、自卑,同时还可能伴有头晕头痛、失眠多梦、眩晕乏力、口干厌食、心慌气促、神经过敏、体重下降和焦虑不安等症状。患者常因此而辗转于内科、神经科求诊,经反复检查并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这类病症在精神科通常被诊断为青春期焦虑症。

(二)挫折心理


  中学生常常抱有各种各样的幻想,为了将其变成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作刻意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不能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时,就容易产生挫折。挫折一般是指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的紧张情绪状态。如果挫折产生于较为重大的目标,如学业、工作、爱情等,这种挫折可称之为失败;如果挫折的障碍与压力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使其处于一种不利于身心发展的位置,则称为身处逆境。挫折、失败和逆境容易给中学生带来失望、压抑、沮丧、忧郁、苦闷等紧张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心理学上称之为挫折感或挫折心理。


  挫折感在中学阶段表现较明显。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常常会因为对人生的思索、学业的担忧、爱情的烦恼、社交的障碍而体验到令人失意的挫折心理。中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类:①主客观矛盾是中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主观方面是指中学生的自我需求,客观方面则是指满足其需求的现实条件。主客观矛盾的表现主要有:中学生物质生活需要与社会、学校、家庭有限物质条件之问的矛盾;学业成功、工作出色的愿望与同学、同事竞争的矛盾;自我表现的需要与机遇不平等的矛盾;独立、自主需要与纪律约束的矛盾;社交需要与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之间的矛盾等;②个性不完善也是中学生挫折心理的重要原因。中学生虽然朝气蓬勃,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勇于探索,富于创造性,但从社会成熟的角度看,他们个性还不够完善,如情绪不稳定,认识片面,自尊心与好胜心强,理想浪漫,容易偏激,世界观不明晰,缺乏扎实的实践基础,耐力不强等。青少年这种不完善的个性成了挫折心理的一张温床

(四)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个体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中学生就是“不受教”、“不听话",甚至经常与老师、家长“顶牛"、“对着干”。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态来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是逆反心理的表现。这种心理在青少年成长中的每一阶段都可能发生,而且有多种表现。如对正面宣传作不信任、不认同的反向思考;对先进人物、榜样无端怀疑,甚至根本否定;对不良倾向持认同感,为其喝彩;对思想*治教育消极抵制、蔑视对抗等。


  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主观上是中学生正处于“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讨厌成人将自己当“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与众不同,他们对任何事物倾向都持批判态度。正是由于他们觉得或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故产生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对立的情绪。客观方面,教育者的可信任度、教育手段和方法、教育的时机不适当,往往也会导致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反常心理,逆反心理尽管不同于变态心理,但已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就其后果而言,它会导致中学生出现对人或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异常性格,使其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学习被动、精神不振等。逆反心理的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或病态心理转化。


  四、中学生常见的意志行为问题及表现


  在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缺乏意志现象比较普遍,意志异常现象也普遍存在,尤其在独生子女群体中因意志行为问题而影响交往、学业,影响心理健康发展的不乏其人。意志异常表现形式多样,如意志缺乏、意志矛盾、意志薄弱,等等。下面仅就中学生中三种常见的意志行为问题,即过分依赖、倔犟固执、意志薄弱作些探讨。

(一)、中学生的过分依赖问题


  依赖就是指对别的人或事物的过分依附,不能自立、自主。意志上的依赖实质上就是意志缺乏。这类学生的行为常常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不知道自己做什么和为什么做,在行动过程中,即使是一个很小的决定也难以抉择,显得手足无措,缺乏决断的能力,事事依赖他人,易受人暗示和指使。譬如说,今天穿什么衣服、穿什么鞋,星期日是逛商店还是上公园,有了问题是问同学还是问老师,制订计划是干这些事还是干那些事等等,都迟迟不能决定,只能依赖他人做决定。


  本来依赖是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人的发展都是逐渐从依附地位转向自主地位的。出生后的婴儿对长者、抚养人形成依附关系,他的一切生活都依赖成年人。到两三岁,他意识到自我,不但依附父母亲人,也开始依附家庭以外的人或物,如对幼儿园及其阿姨的依赖。上小学后,随着交往面的拓宽,与同学关系密切起来,四五年级以后便出现依附关系向自主地位转化的势头。而到初中阶段,大多数孩子都有强烈地摆脱依赖父母和教师的倾向,甚至出现过分的一味“逆反”和“叛逆”心理。直到高中阶段之后,他们才能比较客观地分析自己与他人的意见,真正走向自我的独立自主。因此在中学阶段,家长与教师既要帮助孩子由依附向独立自主平稳过渡,又要正确引导他们分析与接受师长们的正确意见。否则自主能力差,依赖性强,会使孩子缺乏意志力;而一味地任由他们“自主”,则容易形成刚愎自用、冥顽不化的个性。


  有依赖问题的中学生,总是要求别人注意他,帮助他,称赞他,而不要求别人把他当作一个有自己的思想和需要的不断成长的孩子。他们表现出过分地依赖父母、兄弟及同伴。因而他们缺乏独立性,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更缺乏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做事无目的,在等待中糊里糊涂过日子,即使想办什么事,也是优柔寡断,举棋不定,并且易受人暗示,被人牵着鼻子走。


  中学生产生依赖的原因往往与他们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有关,尤其是与父母的过多管束有关。现在的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都是家庭的掌上明珠,因而有些家庭对孩子特别娇惯,孩子的吃、穿、住、行、乐,到该独立的时候仍然包办代替,惟恐照顾不周,伤害了孩子。他们不停地为孩子做一些不必要的事。孩子站起来,怕他摔着;孩子跑起来,怕他伤着;孩子吃饭时,怕他噎着。总之,孩子日常生活的大小琐事都由父母一手包办。于是孩子习惯于依赖家长。而有的家长“望子*”,对孩子管束过严,限制太多,孩子的行动如果超出家长的框框,则被训斥为“不听话”,对其严加体罚。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受到的影响是灾难性的,虽然长大了,但不成熟,不能独立。可以这样说,他生活中没有自我,也不了解外部的世界,遇事懒于思考,不知道还应该有自己的感情和希望,也缺乏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在这种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孩子,只能是唯唯诺诺,无所创造的平庸之辈,不会是具有现代独立人格的开拓型人才

(二)、中学生的倔犟固执问题


  倔犟固执就是顽固任性、刚愎自用,不愿意听从别人的意见,也是中学生不良意志品质的表现。


  人们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哪怕遭受失败和挫折,也阻挡不住他继续前进,这是具有坚韧、顽强意志品质的表现。但是如果不顾主客观条件的变化,明知原来的决定是错误的,仍然固执己见,按着自己的性子来,就是固执了。在中学生中固执常常表现为犟脾气,谁说谁劝也不听,一定要按自己的意志办事。尤其是在初中阶段,这种表现很常见。


  固执任性、倔脾气的产生也可追溯到幼儿时期受到的影响。一岁以后的幼儿开始形成某些个性特质,固执、任性开始萌芽,此时若受到溺爱和坏榜样的影响,再缺乏集体生活的锻炼,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倔脾气。而且父母若有倔脾气,也很容易影响到幼儿,尤其是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或溺爱或压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孩子固执任性这一不良的意志品质。固执己见也有的是思维的片面性造成的。


  固执任性现象在中学生中是常见的。教育者往往会采取两种不恰当的对待方式:一种是“顺着来”,任由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或不闻不问、置之不理;另一种是“鞭子打”,不问青红皂白,孩子一倔就批评、斥责或打骂。其实,这两种方法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反而会造成中学生更加“反叛”

(三)、中学生的意志薄弱问题


  意志薄弱严格说来算不上是意志障碍,仅仅是一种意志缺陷,但在中学生里极为常见,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进步,所以意志薄弱问题也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意志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前进道路上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打退堂鼓,一蹶不振,经不起生活的考验。例如,在家里,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包办一切问题,惟恐孩子受一丁点儿委屈,惟孩子的命令是从,使孩子一直处在“小皇帝"的位置上。这种教育的后果是使孩子逐渐变得懒惰、软弱、任性、固执、娇气、退缩,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另一种现象则在学校表现得比较突出:班上总有那么几位学生,因为成绩好或“三好学生”、“学习榜样",总是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赞扬和笑脸。久而久之他们变成自负、高傲的小霸王,“老虎屁股摸不得”,一点点挫折与压力都经受不住。总之,这些中学生都是“温室里的花朵”,无法经风历雨。


  第二,在追求自己预定目标时,开始还有一股劲,渐渐地就提不起精神,缺乏应有的恒心和毅力。例如,有的中学生在学期开始时也打算刻苦学习、争取好成绩,也能坚持一两个星期晨读晚练,但很快就气馁了。有的是因为无法忍受学习过程中的枯燥与艰辛,逐渐失去兴趣;有的是因为短期的投入没有见到预期的成效,或受到挫折,又没有得到家长与教师的引导与鼓励而放弃努力。这些都是中学生还没有形成坚强意志的表现。


  第三,在行动中,易受不符合行动目的的主客观因素的干扰,改变初衷,使行动半途而废。例如,有的中学生自主性不强,原本计划好了一种方案,因为别人实施了另一种方案就否定自己的方案,即使他的方法是正确的;有的中学生本身的坚持性就不好,行动过程中忽左忽右,一会儿想学电脑,、一会儿想学小提琴、一会儿又去上游泳班,但没有一项能坚持到底的;有的中学生则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诱惑,无心向学,不务正业,甚至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等等。


  五、中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及表现

(一)社交恐怖症


  社交恐怖症是中学生群体中常见的人际关系障碍,是指个体对正常的社交活动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强烈恐惧和紧张不安的内心体验,从而出现回避反应的一种人际交往障碍,是恐怖症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形态。中学生渴望友谊,希望广交朋友,但有些学生一到具体交往或别人主动与自己打交道时,就出现恐惧反应。表现为不敢见人,遇生人面红耳赤,神经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社交恐怖症往往会发生泛化,严重者拒绝与任何人发生社交关系,将自己孤立起来,对日常生活和学习造成极大障碍。


  社交恐怖症伴有强迫性恐怖情绪,是后天形成的一种条件反应,通常是在学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其中有两种情况:一是直接经验。有道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中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屡遭挫折、失败,就会形成一种心理上的打击或威胁,在情绪上产生种种不愉快的甚至痛苦的体验,久而久之,就会不自觉地形成一种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等情绪状态。这种状态一旦定型,进而形成固定的心理结构,那么他在以后遇到新的类似的刺激情境时,便可能旧病发作,产生恐惧感。二是间接经验,即社会学习。如看到或听到别人在某种交往情境中遭受挫折,陷入窘境,或受到难堪的讥笑、拒绝,自己就会感到痛苦、羞耻、害怕。甚至通过电影、电视、小说、报刊等途径也可以学到这种经验。他们会不自觉地依据间接经验,来预测自己将在特定的社交场合遭受令人难堪的对待,于是紧张不安,焦虑恐惧。正是这种情绪状态的泛化导致了社交恐怖症。


  社交恐怖症是一种由心理紧张造成的心因性疾病,只要积极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一般的做法有:①消除自卑,树立自信。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认识,过于自尊和盲目自卑都没有必要。可以暗示自己:我只不过是集体中的一分子,谁也不会专门注意我一个人的。力求摆脱那种过多考虑别人评价的思维方式。②改善自己的性格。害怕社交的人多半比较内向,故应该加强锻炼自己的性格。多参加一些文体活动或集体活动,尝试主动与同学和陌生人交往,逐渐去掉羞怯和恐惧感。③满灌疗法。即让人反复接触引起恐怖的刺激,使其逐步适应,进而消除恐惧感。④系统脱敏法。其一般做法是:先用轻微、较弱的刺激,然后逐渐增强刺激的强度,使行为失常的患者消除焦虑和恐怖情绪,最后达到矫正异常行为的目的。例如可以先引导患者与家人接触、一步一步引导脱敏,并通过奖励、表扬使其巩固。此外,中学生要克服社交恐怖症,还必须掌握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能。


  案例1:某某,初二男生,因其父是知青,*策允许他来沪寄住祖父母家。该生见人腼腆,遇生人或校领导更局促不安,如遇女性,会手足无措,面红心悸,交谈时口吃,惹同学嗤笑;性格内向,孤独,同班中无知心好友,严重时,心烦意乱,消沉苦闷,经常失眠,纳呆。他多次要求中止学业,回江西弋阳农村父母身边。


  分析:这是典型的社会适应障碍。失眠、纳呆、心烦意乱、精绪抑郁、学习效率低下,就是社会环境适应不良,人际交往困难的表现,加之性格内向孤僻,更易造成心理偏异,甚至缺陷。一个人能和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这就是适应。据了解,这学生原在江西,很适应,学习成绩冒尖,只是较为内向。到了新的环境,遇到新的人际关系,形成了抑郁、焦虑,加上言语不通,又因幼年模仿和生急时口吃的坏习惯,因而产生人际交往障碍。

(二)孤独心理


  有些中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孤舟,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他们性格孤僻,害怕交往,或顾影自怜,或无病呻吟。他们自己不愿投入火热的生活,却又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心理学将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闭锁心理,同时把因离群索居而产生的一种无依无靠、孤单烦闷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人际孤独则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因交往障碍而带来的孤独体验。


  中学生孤独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其一是独立意识的增强。中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他们的实践范围逐步扩大,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迅速加强,于是开始积极用自己的内心去体验世界,觉得自己长大了,不愿再盲目地依从父母。他们力图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和追随,但现实又让他们产生不安全感。为了走出这种困境,多数人竭力寻找与同伴的交往。在交往中,有的中学生因同伴关系处理不当而产生一些摩擦,因此,干脆将自己封闭起来,他们害怕增加不安全感,从而转向自我内心的交流。


  其二是自我意识的发展。青少年智力的发展几近成熟,这有力地促进了其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已基本能正确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他们常会产生关于自己的许多独特的想法和憧憬,既发现自己心灵中的美,也看到自己心灵中的丑。由于中学生自尊心的增强,个人隐私范围逐渐扩大,往往担心自己的某些方面会被人耻笑,于是便小心谨慎地在心中构筑起一道“城墙”,封锁自己内心的秘密。独立意识是一种向外的力量,自我意识则是一种向内的力量,它们与中学生生理及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相互作用,从而导致中学生特有的闭锁心理。,并因此而产生出孤独感

(三)羞怯心理


  在中学生交往中,我们经常见到:有人轻松自在,谈吐自如,应对流畅;有人却手足无措,面红耳赤,平时想得好好的,一上讲台,语无伦次。这种心理现象叫做羞怯心理。一般来说,羞怯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也必定会有一定的情绪倾向与情感反应。人有七情六欲,羞怯,人人都可能体验到,问题是反应的强烈程度不同。一般的羞怯心理所引起的生理反应是短暂的,它不仅无损于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健康心理的表现,一个不懂得羞愧的人,必定是个无责任心的人。但是羞怯心理的反复产生与体验,容易引起恶性循环,导致一部分中学生的交往恐惧

(四)嫉妒心理


  嫉妒是个体内心对他人的优越地位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人称“红眼病”。它是对别人的优势以心怀不正为特征的一种不悦、怨恨、恼怒、自惭形秽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情绪。一方面,由于中学生心理发展不完全成熟,另一方面,也由于社会交往范围日益扩大,学校和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于是个体之间的差异在相互交往中显现出来,由此导致的优越感也就成了他们追求的目标。羡慕他人的优势,激发起一个人奋发图强的精神,这是积极方面,但同时也可能使人产生嫉妒心理。


  一般说来,嫉妒心理的发展有程度不等的几个阶段。最初是程度较浅的嫉妒,它往往深藏于人们不易察觉的潜意识中。如自己与某同学相处很好,对于名誉、地位等并不想施以攻击,不过每念及此,心中总会感到一种淡淡的酸涩味。随后是程度较深的嫉妒,它由强度较浅的嫉妒发展而来。其标志是当事人的嫉妒心理不再完全隐藏,而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显露出来。如对被嫉妒者作间接或直接的挑剔、造谣、诬陷等。最后是非常强烈的嫉妒,此时嫉妒者已丧失了理智,向对方作直接正面的攻击,希望置别人于死地而后快。这种嫉妒往往会导致毁容、伤人、杀人等极端行为。它是变态心理的一种表现

(五)猜疑心理


  中学生的猜疑心理,是人际关系中的价值心理障碍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有这种心理的学生,总是以一种怀疑的眼光看人,他们往往神经过于敏感。例如,当听到有的学生做了好事得到老师的表扬时,他们就会在心里嘀咕:“有什么了不起?还不是好表现自己。”当看到别人学习成绩好时,他们又会嘀咕:,“他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大概有人辅导吧?”当别人对他好时,他又会想:“为什么他对我这么好?有没有别的动机?”当别人批评他某些行为不当时,他又会猜疑:“他大概是与我过不去?”总而言之,他们始终以一种怀疑的眼光看人,对人怀有戒备之心。另外,具有猜疑心理的人往往喜欢捕风捉影,传播小道消息,造成班级中人际关系的紧张与不和谐。


  六、中学生性心理问题

(一)、中学生性意识与性行为问题

1、性意识困扰的问题


  个体在进入青春期后,伴随着性生理的发育成熟,性意识也开始觉醒。中学生的性意识活动通常表现为被异性吸引、渴望了解性的知识、常想到性问题、性幻想及性梦等。

“常想到性问题",通常是指在遇到有吸引力的异性时,想到对方或与自身的有关性的意念、裸体表象、性感部位及体验到自身的性冲动等;或是在读到与性有关的书刊文章时,产生对异性的臆想、对自身生理性反应的感受、联想到对自己有吸引力的异性等。

“性幻想”,通常表现为在某特定因素的诱导下,“自编"、“自导”、“自演”与异性交往内容有关的联想。性幻想可导致生理上的性兴奋、性器官充血,也可偶尔出现性高潮,因此,性幻想是性冲动的发泄形式之一。

“性梦",是进入青春期以后在梦中出现与性内容有关的梦境,一般认为与性激素达到一定水平和睡眠中性器官受到内外刺激及潜意识的性本能活动有关。性梦中可以伴有男性遗精、女性阴道分泌物增多等性兴奋现象。


  人的性意识活动是从性启蒙后开始的,其内容的丰富和活动频度的增加在青年期达到高峰。对这些性意识活动,许多青少年都能够给予恰当的应对,对自己的心理行为活动没有构成不良的影响,这是属于正常的情况。但是,也有一些青少年因为不能较好地认识和对待自己的性意识活动,而出现性意识困扰。这些性意识困扰会引起他们不同程度的心理冲突,使他们出现焦虑、烦躁、厌恶及内心不安、恐怖、自责等不良情绪表现。少部分性意识困扰者,还会出现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忧郁、不愿与他人(尤其是异性)交往等症状,从而影响学习和工作,有的甚至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


  案例:某高中女生自诉学习没兴趣,不愿意与人交往,心情烦恼而来寻求帮助。通过积极的支持保证和耐心的询问,当事人终于说出其真正来询的原由。原来当事人长期以来被一种她称之为“肛门痴”的毛病所困扰。当事人经常感到有个东西总是在她的肛门处乱钻,使她难以静心学习,也使得她害怕与人交往。为此她非常痛苦。经进一步的询问,我们发现当事人的问题可以追溯到初中时期。初二时,当事人所在班里来了一位男实习老师,该老师长得比较英俊,讲课也生动易懂,令当事人很倾慕。慢慢地,当事人开始思恋该老师,不仅上课时目不转盯地注视老师,下课也总想与该老师交谈,甚至睡觉时也在想老师。每当该老师走到她身旁,她就心跳加快,难以平静地学习。同时,对自己这种思恋老师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当事人又感到很自责,认为自己简直思想太坏。于是,当事人努力控制自己,尽量不去注视和想念该老师。然而,越想控制自己,其结果却适得其反,为此当事人很烦恼,上课开始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以后,虽然实习老师已离去,但当事人的内心矛盾冲突仍然存在。到高中时,另一件事情加重了当事人的心理冲突。有一次,当事人和一位女同学在球场边看男同学打球,那女同学说她很不喜欢看到男生穿短裤,这时,当事人的眼睛就不自主地望向男生的下身。这举动令当事人很害怕,她觉得自己实在“太坏了",此后,每当看见男生,她就努力不让自己去看对方。然而,越想控制自己,自己的眼睛却好像失控一样,偏要看向男生的下身。当事人非常惊慌,她开始想像自己周围有一堵墙,使自己无法看到男生。慢慢地,当事人又感到似乎有什么东西在试图穿过这堵墙,最后就发展为所谓的“肛门痴”这种“毛病”而无法自拔。


  从这个案例可见,导致青少年性意识困扰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他们对性心理及性意识活动的错误认识。常见的有下列几个方面:

(1)、性无知。指对青春期性意识发展的特点缺乏正确认识。在性发育基本成熟后,,由于性激素的作用和性生理的巨大变化,必然在心理上产生相应的反应,如出现性梦、性幻想、
  性意识的出现,必然会在行为方面反映出来。事实上,许多个体在童年、甚至幼年就已经出现了性行为,只是当时的性行为尚带有简单模仿和好奇的性质而已。随着性生理、性心理的不断成熟,发生性行为的人数和性行为活动的频度也随之增加。这些性行为包括手淫、抚弄性器官、游戏性性交等,其中以手淫的发生率最高。


  手淫,又称自慰行为,是指用手或辅助工具刺激性器官以获得性快感的行为。一般来说,发生手淫的高峰年龄段男生为13~15岁,女生为13~14岁,正值男女青春期。有资料显示,男青少年中有70%~90%的人曾有过手淫,女青少年中30%~60%有过手淫。可见,就统计学角度来看,手淫是个体性发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不能视之为异常行为。但是,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手淫过度,影响了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则应给予
  一般来说,过度手淫的原因主要与性生理失调、遭受心理的压力和挫折、性知识缺乏和外界性刺激的诱惑等因素有关。过度手淫的危害性在于它会影响青少年的精神状况,尤其是令他们产生强烈的“自我道德谴责”感,使其自卑,进而影响其正常的学习与人际交往,有的甚至产生社交恐惧症。这是因为在一些不正确观念的影响下,仍有不少青少年认为手淫是一种“见不得人的”、“很坏的”行为。即使有的人在理论上也知道手淫是一种自慰行为,适度手淫并无害处,但在潜意识里仍认为它是有害的。其实,手淫是性成熟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自限性性行为,它不仅没有那么多可怕的恶果,而且还存在一种自然的、生理的调节作用。


  例如:某男生因害怕见人而来咨询。当事人走进咨询室时带着一副墨镜,在整个咨询过程中都不敢将眼镜取下。原来当事人害怕别人见到他的眼睛,他认为他的眼睛“很邪恶”,有一道可怕的光,会令看见他眼睛的人不由自主地低下头。因此,无论是上课还是其他活动时间,甚至是睡眠时他都带着墨镜。通过耐心的询问,老师了解到该学生的问题与其过度手淫有关。当事人受一位邻居的唆使,看了一本*色小说。当时他感到很刺激,很兴奋,并伴有强烈的性幻想和自慰行为。而后者的快感又强化了他对*色书籍的渴望,最后形成了恶性循环,使自己陷入过度手淫中不能自拔。同时,当事人对自己的这种行为又感到自责自罪,这种内心的矛盾冲突令他痛苦不已。到了高中后,当事人的内心冲突更加突出:越和女生接触交往,其性欲望和性冲动越强烈,手淫行为也越频繁,同时自我谴责也越强烈。慢慢地,当事人觉得自己太坏,而且感到别人能通过他的眼睛看到他的内心深处。于是,不敢见人、对人恐惧的症状开始出现并越来越严重,最后发展到必须戴上墨镜才感到安心一点。这个个案属于社交恐惧症,其根本原因在于自己无法控制的手淫欲望与自责自罪的极端矛盾冲突所致。

3、其他性行为困扰问题


  青少年的性行为还包括边缘性性行为和婚前性行为。边缘性性行为,是指童年或少年期的游戏性性交、青春期及青年期的接吻、拥抱、抚弄性器官等。这些性行为,如果青少年不能给予较好的控制和应对,也会导致心理的困扰和心灵的伤害。一些资料显示,有边缘性性行为的学生中,约1/4的男生和1/2的女生在事发当时就对其心理构成了严重困扰,如心理上不安、烦恼、自卑、自责、恐惧等;都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交往等产生了不良影响。而婚前性行为,更是令青少年在心理上出现严重不安、自我否定和恐惧焦虑,这种比例在男女学生中可达82.2%。这是因为婚前性行为是社会文明和校规校纪所不容许的,也会受到社会、家庭的指责。而且,一旦发生性行为,当事双方都会因此而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不仅造成当时的心身痛苦(尤其是对女方),还会影响到以后的恋爱或婚姻

(二)、中学生异性交往问题


  渴望与异性同学或朋友交往这是人类性心理发展的必然,它对于个体从儿童时期过渡到成人期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和家庭对青少年的异性交往总是持过度敏感或反对的态度,这使得一些青少年在异性交往方面难以自如应对,他们或是感到有压力,不敢与异性交往,导致异性交往经验的缺乏,甚至导致异性交往的害怕或恐惧;有的则因为缺乏异性交往的正确指导,不能把握好异性交往的尺度,而陷入各种异性交往的困扰当中,比如被异性误会、过早谈恋爱、出现性行为等。这些情况会影响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也会导致苦恼与痛苦。


  案例1:曾有一位高二女生到咨询室咨询,她待人热情大方,个性开朗活泼,喜欢与他人交往,尤其在异性面前显得格外活跃。这令她有许多朋友,但也常因为异性的误解而烦恼。她在咨询中谈到,现在又有一个和她关系要好的男同学写信来追求她,可她对对方并无爱意,但又不想伤对方的心,因此感到很苦恼,不知如何才好。


  案例2:小A,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她喜欢上了班上一位男生,坚持每天给他打电话,否则就会像掉了*一样,对方一直处于不咸不淡的状态。于是她就告诉好朋友,不料却被当作笑话在全班传开了,尴尬的她趁机问那个男生有何看法,哪知他却只是淡淡一笑说,随他们说去吧。这让她摸不着头脑,愁思良久,以至于影响到学习,最近的一次大考就考得很差。


  尤其是有部分中学生遇到了“早到的爱”的困扰。所谓“早到的爱”主要是指学生(高初中生),在没有任何心理与思想准备和接受爱的能力的情况下,便接到来自异性的爱的信息。中学阶段是中学生成长,掌握知识的最关键的时期,又加上生理的成熟与心理的不成熟发展不同步,所带来的异性交往及恋爱时所带来的各种困惑,使他们感到,无事所从,力不从心,不知所措,更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没有空间,没有物质基础,没有未来的发展保证等等,所以中学生没有接受和拒绝爱的能力。


  案例1:一次偶然的机会,小C认识了一班的男同学小D,真是投缘,他们俩在一起感到有无穷的乐趣。可是没几天,放暑假了,小C见不着他,一种难以名状的情升在心头。我觉得自己爱上他了,整个一个假期,我像丢了*似的。终于慢慢地熬过了假期,他们又见面了,很快就恋上了,小C为他献出了自己的初吻。可是自从和他好上后,小C的学习成绩就是一团糟了。因为毕竟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他也高考落榜了,小C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总有一种犯罪感。说自己是一个坏女孩,是自己害了他,真不该。小C说这种痛苦,这种内疚将伴随她一辈子……


  案例2:赵x,男,某校初三年级学生。前段时间,自己觉得与同班的一女生相爱了。那时,他们常常形影不离,一起上学,放学一块回家,好象有说不完的话,一到星期天,他们就千方百计从家里跑出来,逛公园、看电影、滑旱冰等等。不管干什么,只要两人在一起都觉得特别开心。但不知为什么,过段时间后,两人在一


  起似乎没什么话可说了,一块玩也没什么兴致了。因此,赵X问:“我和她是不是真有爱情呢?


  如今中学生的恋爱现象已成普遍现象。首先,青春期身体一系列变化,心理出现渴望与异性交往的需求,加上流行文化,因趁机充斥了思维想象空间,对许多学生的影响很大。其次,青春期,自我克制能力,鉴别是非能力相对较弱,又加上父母不合理的教养方式,以及传统思想的束缚,很难找到自身价值,对家庭、学校失望、失落感增强,进取心下降,加大对异性的目光投入。另外,攀比与虚荣心也是造成早恋的因素。再次,家长不能正确对待异性交往,不经调查怀疑,以单纯的,粗暴的行为加以制止,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加剧孩子追求异性同学的速度。最后,青少年升学压力过大,思想空虚,不知所措,同学间的相互慰藉,产生同感,认为“世界上只有你能理解我”,而陷入情网,不能自拔!

(三)、中学生性心理障碍问题

1、异性恐惧症


  异性恐惧症在中学生中是比较多见的。异性恐惧症属于恐怖性神经症的一种,其主要特征是:异性恐惧症患者一方面在异性面前感到异常的紧张和恐惧,另一方面,他们又有与异性接近的强烈愿望,这种愿望有的是鲜明地存在于意识之中,有的是以内驱形式埋藏于潜意识之中,由此带来的心理冲突会使患者产生严重的焦虑情绪,有的甚至出现异性关系妄想等心理症状。


  具体来说,异性恐惧症的主要症状有:在异性面前表现为赤面恐怖(面红耳赤)、视线恐怖(目光紧张、竭力回避目光接触)和面部表情恐怖(面部肌肉紧张、表情不自然)。患者在异性面前总是神情紧张、心跳过速、目光呆滞,、面颊发烧、口干舌燥、额头手心冒汗、语无伦次等。他们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害怕与异性目光接触,只要目光一接触就会出现其他各种伴随症状,内心感到紧张和恐惧,而且断定对方看出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或自身存在的“毛病”,于是焦虑情绪更加严重,恐惧心理愈加强烈。有时,对方的表情也会影响患者的感知、判断和情绪。例如,别人低头或走开时,患者会认为对方讨厌他而在内心深处产生严重的自卑感,从而形成过敏性关系妄想。


  异性恐惧症的形成是社会心理因素与个人自身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异性恐惧症大多初发于青春期,这段时期的学生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会产生与异性交往的强烈愿望,但是,社会文化中的某些传统观念为这些自然愿望的实现设置了无形的障碍:学校很少引导学生正常的异性交往,对学生异性的接触往往持排斥或压制的态度;家长在对孩子的性教育方面更是闪烁其辞,躲躲闪闪,甚至闭口不谈,百般回避。这些教育方式使青少年学生很容易形成对异性的恐惧心理。


  在个人因素方面,异性恐惧症患者往往性格内向、腼腆、孤僻、行为正派、规范,甚至有些刻板。许多患者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特殊经历,如在幼年时期偶然目睹父母的性生活,偶然看见过异性的生殖器;有的曾对某位异性产生向往和好感,遭到周围人的嘲笑和非议等。


  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了青少年学生的异性恐惧症。这种心理的异常有的从中学持续到大学乃至参加工作,对个体的学习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通常需要心理学专家的咨询辅导才能减轻和消除。

2、性变态


  性变态包括性心理方面的变态和性行为方面的异常。凡不采取一般常人与异性接近或交媾方式,违反当时的社会习俗而获得性满足的行为,都称为性变态。性变态是与变态人格有联系但又不完全相同的一种心理障碍。具有性变态的人往往身心素质发生改变,它们寻求性的对象和满足性的方法与正常人不同,这是他们人格有缺陷的一面,但他们不一定具有变态人格的一般特征。青少年中常见的性变态有异装癖、同性恋、恋物癖等。

(1)异装癖。异装癖是以穿着异性的衣服而得到性的满足的心理变态,男性居多。他们通常喜欢把自己从头到脚都打扮得像女性一样,包括内衣、长统丝袜、装饰品、化妆品等,然后对着镜子自我欣赏,并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许。在穿着异性服装的同时,他们往往会出现性的兴奋,产生阴茎勃起并手淫。


  研究者发现,异装癖者的性染色体和性激素分泌并无异常,之所以形成异装癖,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心理因素。对正常的性生活感到惧怕、忧虑,有罪恶感,着异性服装能解除其潜意识的这些忧虑和惧怕。②家庭环境的影响。患者在幼年时本身性别受到环境的影响,如父母本来想要个女孩,却偏偏生了个男孩,或者相反。为了填补心理上的缺陷,便把孩子打扮成异性并给予更多更大的
  恋物癖一般起自青少年时期,几乎全是男性,而且大多数都是异性恋者。不过,他们常对性生活胆怯或者性功能低下,并且很少有攻击性行为。恋物癖者常因其变态行为而给自己造成许多麻烦与不幸,但却不能克制自己的行为,因此常会感到极大的痛苦。关于恋物癖形成原因的理论很多,但均未得到证实,一半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是一种习得的结果。大部分患者都与环境影响和性经历有关,最初性兴奋出现时与某种物品偶然联系在一起,后经过几次反复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对某种物品遂产生迷恋。②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比如,在中学阶段,男女划分“界限",使得心理素质差者视异性的某物品为异性象征物,将性冲动向它发泄。③由性心理发育异常所引起。患者一般都有性心理异常的特点,他们在潜意识中多有对自己生殖器的忧虑,害怕被阉割。从而促使某些人去寻求较安全、较容易获得的性行为对象,或产生把异性身体的某一部分及饰物当作性器官的潜意识,以缓解内心的不安。④无知与好奇。性知识缺乏、好奇和意识方面的某些问题也是形成恋物癖的原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