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喜欢上网冲浪的同学,应该对网络上出现了一大批以“社交XX症”为名的热词不陌生了。
这些词在令人叹为观止的同时,也不得不佩服这一届网友的造词能力。
那么对于出国在外的留学生,他们是哪一种呢?
社交恐惧症
首先,要说一切的起源,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社交恐惧症(简称社恐)了。
常见的恐惧症亚型包括广场恐惧、社交恐惧和特殊恐惧症三种。在精神学上,社交恐惧症(Socialanxietydisorder,SAD)其实是属于恐惧症的一种亚型。
而现在网络上所谓的“社恐人”,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属于自嘲的玩笑话,而非精神学意义上的社交恐惧啦~
这种自嘲性质的社恐,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心理活动,belike:
社交牛逼症
那么,与之极端相反的,便是社交牛逼症(简称社牛)了。
所以社牛人都有哪些特点呢?看看以下现象,你中了几个?
海王式打招呼
跟谁都自来熟,爱叫人名字最后一个字的叠字,语气亲热、言辞热络地令人怀疑他是不是对自己有意思。
无门槛式交友
对于社牛患者来说,走在校园里处处都有熟人;楼下买个东西也会邀请不认识的同学开part。
他们真正诠释了“一回生二回熟”的真谛。
百科全书式聊天
他们还有一大特征就是别人聊啥都能接,可以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让人怀疑他是不是把毕生所学都运用在聊天中了。
更可怕的是,面对他的侃侃而谈,你竟然觉得他说得好有道理。
C位式存在感
不论在哪,他总是人群中妥妥的焦点。全班最受欢迎的同学非他莫属,聚餐时,大家也最愿意和他坐在一起。有他在,场子分分钟就能被热起来,接梗抛梗不亦乐乎,才艺表演不在话下。
社交牛杂症
而除了社恐、社牛之外,还有融合了两者的“社交牛杂症”。
简单地说呢,就是社交牛杂症=50%社恐+50%社牛。
在陌生人面前唯唯诺诺,在朋友面前重拳出击。这种微妙的平衡,不知道是多少人social时的真实写照呢
那么,上面说了这三类症状,大家觉得自己属于哪一种呢?
留学生要做“社牛”吗
那么,在国外留学,就要加入“社牛”群体吗?
在国外,需要小组讨论,做report、presentation是家常便饭,与人交流是必须的。因此不少同学也以为去了国外就能练就流利的口语了。
但往往“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很多同学怯于迈出第一步,觉得自己口语不好,不敢开口说,出现了“华人抱团”现象:国外待了两三年,口语不及出国前。对语言的应用可能最多的就是吃吃吃和买买买了。
结交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会让自己变得更加包容,对于他人有更多地理解和思考,社交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但与人交朋友,和融入别人的圈子,是两回事。
理解并认同国外的文化可以帮助我们和外国学生展开话题,进而建立友谊。
礼貌谦和、自信大方、真诚待人,才是交友的有效良方。
强行融入别人的社交圈,并不会带来真的快乐,也不会感受到友情真正的温度。
一个人也可以很好,但当孤独感侵袭而来,我们却无力又无助。
相信留学生对“孤独感”更是深有体会。
一个人的时候,你都喜欢做什么来逃避“孤独感”?
有人用笑声掩饰失落,有人用沉默表达沮丧,还有人,是切切实实地享受这种状态。
收集了一些同学的做法,大家不妨参考下:
有点晕了-:不知道为什么,一个人玩手机越玩越孤独,看书会好一点推书匠_:阳台吹着风,躺在躺椅里看书or逗果果(我养的柴柴)玩番茄炒蛋拌白米饭:看书吧看书吧玩手机会越玩越慌,会瞎想乱七八糟不开心的事情还是看点书吧总之,逃避“孤独感”的方法有一千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用自己的方法来抵抗着孤独。
当代社会总是过多地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我们投身其中,微笑或假装微笑,面对来来往往的人。
有人说,我未曾孤独,浪漫点说,我完全自由。
当孤独到来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内在的自我。
jin
今
ri
日
fu
福
li
利
tui
推
jian
荐
yue
阅
du
读
偷偷看这5本书,迅速提升英语写作能力,卷死其他留学生!
澳洲留学生的FinalWeek堪比恐怖大片!这篇S2期末考试时间表请收下!
留学生高质量秋招求职攻略:个人简历CV、求职信CoverLetter和申请表ApplicationForm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