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宣传小册子》
----之社交恐惧症
您是否曾因害羞或胆怯而不愿和他人说话吗?
您是否曾因害怕成为别人注意的焦点而回避出现在人前吗?
您是否时常担心别人觉得自己很愚笨或在别人面前感到很丢脸吗?
........
或许您曾听说过社交焦虑或社交恐惧这一概念,
希望可以通过这本小册子让您对社交恐惧症有更多的了解。
Q1:什么是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SocialPhobia,SP),又名社交焦虑障碍(socialanxietydisorder,SAD)是一种对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与过分恐惧的焦虑性神经症。由于它通常是伴随着其他疾病发生共病后才被人们所识别,所以常易被忽略诊断或过低评估。
根据害怕的对象不同,可将社交恐惧症分为特殊恐怖症(NongeneralizedSAD,NGSAD)和一般恐怖症(GeneralizedSAD,GSAD)两个亚型。特殊恐怖症(即非广泛型)是指患者仅在一个或者几个特殊的社会场合感到特别害怕,比如当众发言和当众表演等,但是在其他场合中表现正常。一般恐怖症(即广泛型)是指患者对大部分的社交情景都感到害怕恐惧,例如一般人可接受的开会、约会甚至在公共场合写字或用餐等等活动他们都无法进行,往往会受到更大的社会功能损害。
Q2:社交恐惧症的典型症状?
社交恐惧症的患者往往会害怕在被审视或被评估中失态,因此在身处令他们恐惧的社交环境中时,他们总会感受到剧烈的窘迫与焦虑,还会伴有例如脸红、心跳加速、出汗、呼吸困难、颤栗、恶心、口吃和注意力涣散等等生理性症候。患者内心往往知道这种焦虑是不必要的,但是却无法控制住自我,只能选择尽量回避这种场合,回避出现在他人面前的方式来减少焦虑。
例如,患者往往会害怕自己成为众人注意的中心,害怕在公开场合演讲,会觉得周围每个人都在看自己、观察自己的小动作;和别人在一起时会感到不自然,害怕被介绍给陌生人,甚至说不出一句话;在公共场所喝饮料、进餐、聚会时,也总是会担心在别人面前出丑,在聚会结束后,会一遍一遍的在脑海重温刚才的镜头,回顾自己有没有哪个细节做的不够好,应该怎样做才对;如果有觉得做的不恰当的地方,会非常羞愧、懊悔,久久不能释怀。甚至在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的情况下,随着社交焦虑程度的加剧,社交恐惧症可能会进一步演变为社会孤立、抑郁、酒精成瘾或药物滥用等更严重的问题,严重影响学业、职业等各方面社会功能。
Q3:社交恐惧症的发病率?
随着人们现在面临的压力愈来愈大,罹患社交恐惧症的人数也有上升的趋势。根据美国全国共病率研究发现社交恐惧症的终生患病率已达13.3%,已经成为继忧郁症和酒精依赖之后排名第三的常见精神障碍。
社交恐惧症大多起病于青少年期(13~19岁),20岁前后为高峰,平均病程20年左右,自发缓解的可能性很小,仅约1/4,高教育水平、起病年龄大或不合并其他精神疾病的患者缓解可能性大一些。其中,患者以未婚独身、教育程度低、社会阶层低及失业者居多,女性患者人数也明显多于男性,比例约为2.5:1。但可能由于男性患者所产生的焦虑症状通常比女性更加严重,更促使其寻医就诊,在临床就诊比例上却是男性高于女性。对于两个亚型来讲,更多的是广泛型患者,只有单纯公共场合讲话恐惧的能达到诊断的患者在临床中比较少见。
Q4:社交恐惧症的诊断与鉴别?
社交恐惧症确诊需共同符合以下各条标准:
心理、行为或植物神经症状必须是焦虑的原发症状,而不是继发于妄想或强迫症等其它疾病;
焦虑必须局限于或主要发生在特定的社交情境,并且患者也知其是不合理的;
对恐怖情境的回避必须是突出特征,并会损害社会功能,造成明显痛苦;
具体对照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准则手册(DSM-IV)对社交恐惧症的诊断标准,须符合:
A处于一种或多种社交或表演场合,如暴露于不熟悉的群体或者有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时,就会产生显著而持续的恐惧,认为自己可能会做出一些使人难堪的行为,并为此感到害怕或显示出焦虑症状。(注:如为儿童,必须有证据表明其有能力与熟悉的人进行符合其年龄的社会交往,而焦虑不仅仅发生在与成年人交往的过程中,在与同年龄的伙伴交往时也会出现)
B处于特定的恐惧场合几乎总能引起焦虑,可能表现为情境相关型或情境易感型惊恐发作。(注:如为儿童,这种焦虑可能表现为哭闹、发脾气、冷淡或逃避有陌生人的场合等)
C患者认识到这种恐惧是过分的或者不合理的。(注:如为儿童,则有可能没有此项)
D患者总是回避处于这些社交或者表演场所,如果无法回避,则极度的焦虑和苦恼。
E这些对于社交或者表演场合所表现出来的回避,焦虑和苦恼显著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关系,患者为自己有这种恐怖症而感到显著痛苦和烦恼。
F年龄小于18岁的患者,病程至少为6个月。
注意鉴别:
G这种恐惧或者回避的症状不是由于某种物质或者某种一般性躯体情况所直接造成的生理作用;也不能归结于其他精神障碍。
H如果患有某种生理性疾病或另外一种精神障碍,那么A中所描述的恐惧症状与生理性疾病或这种精神障碍无关,如不是因为自己的口吃、帕金森病引起的震颤、神经性厌食症或贪食症的异常进食行为而感到恐惧。如果是泛化型(即广泛型)则需满足:绝大部分的社交场合都会引发恐惧(同时也可以考虑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诊断)。
症状分级:
轻症:勉强或被迫参加,但有“不自在”感,寻机回避
偏重:拒绝回避社交情境,不得已参加时焦虑明显,伴植物性神经症状
重:不能面对社交情境,绝对回避
极重:自我拘禁或缄默
当然,以上社交焦虑障碍诊断标准概括出了大多数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一些典型的情绪行为表现。实际生活中,可能远不止这些,普遍中也会有很多特例。所以诊断标准只是一种依据,实际中还需要更全面的评估和细致的观察鉴别。
Q5:社交恐惧症的成因是什么?
社交恐惧症的发病会受到生理遗传与社会环境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二者交互作用,共同决定社交恐惧症的产生和发展。
生理遗传:
根据双生子的相关研究显示,社交恐惧症的遗传率达51%,具有中度的遗传性,其中某些基因特性可能导致个体具有社交恐惧症的倾向。
A神经肽催产素
多项对动物的研究发现,神经肽催产素可以改善小鼠的社会记忆,在群体交往中降低焦虑,在配对结合中增加亲和行为和母性照料。对人类的研究也显示,催产素可以抑制社会心理方面的紧张,引发实质性增长的信任,降低右侧杏仁核对情绪性的人脸(害怕、愤怒、高兴)的反应。因此,神经肽感受器基因的表达可能影响了人们社会交往的特征。
B5-羟色胺(即血清素)
美国著名精神病学教授戴维·西汉先生认为人体内有种化学物质“5-羟色胺”,该化学物质失调导致社交恐惧症,该物质太多或太少都会引起恐惧情绪。
CBI气质
研究者在婴儿和幼儿早期发现一种社会焦虑的气质倾向,即表现为在陌生人或陌生环境面前极度的行为抑制(BI),可能是社交焦虑障碍的先兆。BI气质的发展有中度的稳定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BI气质有不同表现:在婴儿期表现出过敏性的素质;学步幼儿期表现为不寻常的害羞和害怕,对不熟悉的反应是害怕,烦躁不安,黏着和回避;学龄前幼儿期表现为安静、谨慎、孤独,在人群中显得拘束、沉默寡言、自发交谈和微笑的抑制;学龄早期则表现为沉默寡言和收缩感,对陌生同龄人群采取安静的疏离方式。
社会、家庭环境因素:
A父母教养方式
社交恐惧症的患者父母在养育行为中往往有拒绝,情感淡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