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案例分析如何判断你的孩子有社交恐惧症
TUhjnbcbe - 2022/7/25 19:19:00
案例警示

小楠,女,二十一岁,某科技大学三年级学生。两年多来,她从不多与人讲话,与人讲话时不敢直视,眼睛躲闪,像做了亏心事,一说话脸就发烧,低头盯住脚尖,心怦怦跳,肌肉起鸡皮疙瘩,好像全身都在发抖,她不愿与班上同学接触,觉得别人讨厌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个怪人。由于这些毛病,她表示自己极少去社交场所,很少与人接触。她自己也曾力图克服这个怪毛病,也看了不少心理学科普图书,按照社交技巧去指导自己,用理智说服自己,用意志控制自己,但作用就是不大。

初次见到小楠,她低着头紧咬着嘴唇,眼神躲避,双手放在兜里。我邀请她来到咨询室坐下,她缩在椅子上低着头,眼神看向窗边的地板。

首次访谈慢慢展开,小楠谈到了尘封已久,无法忘却的回忆。

“我从小性格内向、胆小,父母对我要求极严,父亲动起怒来也特别可怕,记得一次我的考试成绩不理想,父亲让我重新做题,我不乐意,父亲怒气冲天地将钢笔甩到我脸上,笔尖刺伤了我的脸,鲜血直流,至今想起那件事还很害怕。”

“初中时,一向成绩很好的我,一次提问没答好,老师当众批评我、挖苦我,我难过得直流眼泪。”

“再就是大一时,同室一位同学来自农村,家境不好,我经常主动帮助她;资助她,可这样反而伤了她自尊似的,她不但不把我当朋友,反而时常挑剔我、指责我、刁难我、孤立我。这使我委屈极了,不知不觉我就很怕和人接触了,也愈来愈害羞了。”

我观察到小楠包裹在回避外壳下那颗受伤的恐惧的心。她在看向我的时候是那么的小心。

长期的咨询经验让我知道:固化在这种不安全的交往模式中,她心目中的他人和世界:是那么不安全。

什么是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一般不是突然产生,而是长期形成的,从小就有一些适应不良的表现,在社交上有一些潜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并没有随着长大自然解决,而总是一遍遍重复旧有的模式,令人十分痛苦。父母的教养方式对社交恐惧的发生发展起很大的作用,在一个家庭里,父母如果过于强势,孩子会忽视和压抑自己内心的许多合理需求,来迎合和讨好父母,努力做到父母眼中所认为的“好孩子”,孩子会过度地去

1
查看完整版本: 案例分析如何判断你的孩子有社交恐惧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