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社恐”、“社牛”词语在互联网上的广泛使用,似乎在向我们说明一个事实:人们不知道该如何社交了。我们可以与路上碰到的一个猫猫狗狗亲密互动,却对其他同类拘谨、回避。
年10月新番《古见同学有交流障碍症》,也在讲述一个为了交上个朋友,古见同学该如何与别人交流的故事。近期,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0.22%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存在轻微“社恐”,71.24%受访大学生认为“社恐”给自己带来轻微困扰,77.56%的受访大学生曾尝试解决自己的“社恐”。
为何社交在当下成为难题,人们纷纷自称“社恐”?社交需求如何实现软着陆?针对上述现象和问题,复旦青年记者邀请李晓茹和邓建国老师,从心理学和传播学的角度谈谈他们的看法。
”▲《古见同学有交流障碍症》/图源:网络
李晓茹
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
研究方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心理临床,青春期心理压力与情绪管理;青少年抑郁风险的预测与分析等
邓建国
复旦大学传播学系教授
研究方向:传播思想、媒介融合、国际新闻、媒介研究、媒介哲学
复旦青年记者李一钒李棽昕报道
复旦青年记者郭宇翔编辑
诊断与口头禅
青年:心理学上对社交恐惧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李晓茹:就临床心理学而言,对任何一种疾病的诊断都要参照一个标准。在美国DSM-IV诊断分类系统中,社交恐惧(又称社交焦虑障碍socialanxietydisorder)被归在焦虑障碍的大类中,是身处人际情境时出现持久的强烈的恐惧,并有回避行为的现象。
具体来说,当人出现在一个社交场景中,发生生理或心理层面的各种紧张反应,如出汗、脸红、手抖。为了避免上述痛苦感受的出现,人会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会限制自己的活动范围,失去了很多选择的机会。这些逃避容易形成恶性循环,问题便越来越严重。有些人先天易感性强,容易害羞紧张,在意别人的评价,生活中又遇到了一些挫折或者创伤。在先天后天的共同作用下,便容易产生“社交焦虑障碍”。
从进化心理的角度来讲,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是否被群体接受会直接影响生存。远古时期,人在自然界生存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我们需要结伴组成团队。如果在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