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中国女乘客对空乘人员狂咳而被压制的新闻,引发了网友热议。
据报道,3月6日,从曼谷飞往上海的航班TG抵达目的地后,等待了7个小时左右进行检查,机上的一名女乘客表现出了极为不满的态度,并向女乘务员咳嗽。
工作人员遂立即将她压制在座位上,并告知其他乘客保持安静,耐心等待疫情消*检查进程完成。
据泰国媒体报道,之后该乘客镇定下来,并同意坐下继续等待检查,没有再引发更大的肢体冲突。
纵观评论区,网友对该女士和空乘人员的做法各持不同意见,但其中有一个评论却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可,那便是飞机是个密闭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待上7小时,其实是很难受的。
也有很多有同感的网友,呼吁大家理解一下这位女乘客的反应。
评论里面提到了一个名词,其实在心理学上,真的有一种现象,叫“幽闭空间恐惧症”,主要表现于在紧闭的空间里所产生的恐惧,经常伴有心慌、眩晕、呼吸困难等症状。
先不论这位女乘客是否真的有这方面的问题,单就飞机落地后,乘客们在紧闭的机舱内等待7小时这件事情来说,确实对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1.焦虑的由来
其实这种心理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十分常见的:
如我们被困在电梯间里,就会觉得紧张和害怕,过后会有好一阵不敢自己乘坐电梯。
小时候,父母因为孩子犯错,让孩子自己到屋子里好好反省,然后把门一关,全然不顾屋子里孩子的孤独和恐惧。
这些事情,都会给我们留下很大阴影,像一颗颗定时炸弹,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刻,就会突然让我们变得不安起来。
对于“幽闭空间恐惧症”最好的解释,是心理学家荣格的人类“集体潜意识”理论。
他说,我们的祖先最初也是很怕这种幽闭环境,因为如果被关起来,可能会被其他部落抓去做俘虏、奴隶。
所以那时候,他们把对幽闭空间的极度恐惧深深地刻在脑海里,而且这种记忆痕迹遗传给了后代。
除此以外,自己的童年创伤、心理压力以及对未知事态的害怕都可能造成幽闭空间恐惧症,让人们感觉到焦虑。
2.症状的反应
有着这种焦虑症状的人,对于当时所处环境和看到的客体会感觉无理由的害怕,并且还会主动采取回避方式来缓解自身的恐惧与焦虑,而这种焦虑的程度与实际存在的危险有着很大的差距,有些甚至并不存在危险。
更可怕的是,患者知道自己的恐惧以及焦虑是没有必要的、不合理的,但是却无法控制自己恐惧的心理,甚至引发反抗和焦躁的过激行为,从而影响到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3.如何应对
那么,类似于飞机、火车、汽车这种狭小的密闭空间里,乘客之间还不能沟通的情况下,如何应对可能产生的焦虑情绪呢?
作者给大家介绍几个常见的自我缓解方法:
1)自我暗示法
这是幽闭空间恐惧症最好的疗法之一。
在密闭的空间内,大家要积极地进行自我暗示,不能一味的回避当前紧张的氛围和处境,而是要学着接纳自己,相信自己能平复好自己的情绪,毕竟克服了自己的伤痛,才能真正的好起来。
2)发挥想象空间
改变不太可能一步就到位的,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需要一步一步地来战胜自己的紧张心理,所以要让自己逐步感受当前的情况。
这期间,我们要让自己在座位上尽量舒适,然后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来到一个青山环绕,绿树成荫的幽静地方,心境也会变得平和起来。
3)尝试阅读人物传记
尝试着看一些名人的传记或者人物稿件,可以将自己逐步带入到他们的成长过程中。
他们成功的经历可以来激励自己,失败的经历也可以让我们吸取教训,更重要的是,这种他者的代入感,能够有效分散我们对当前密闭空间的注意力。
生动有趣的人物经历也可以引发我们的想象空间,这实际上一种开拓自己视野的过程,无形间,让我们的思绪流传和广阔起来,不再会被眼前的狭小而困扰。
疫情当前,除了交通工具上的密闭空间外,在某种层面上,大家在自己家里的隔离,也是一种“幽闭空间”的存在。
所以无论是在哪里,当发现自己陷于这种处境的时候,一定要下意识地冷静下来,然后缓解自身情绪。
要知道,放宽自己,也就是放宽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