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70多年前的中美厮杀,对两军造成怎样的影
TUhjnbcbe - 2022/11/27 22:35:00

在70多年前的朝鲜战场上,被认为是一个“年轻大国”的美国,与更加“年轻”的新中国进行了一场长达3年的残酷厮杀,双方均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也获得了大量极其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这些在战火中学到的种种知识,对中美两国*队的影响颇为深远,甚至在今天,我们仍然能够在两*的训练、装备和战术理念中,看到那场战争的一些痕迹。通过观察中美两*交手后的发展侧重点来看,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是,今天的解放*与美*似乎多少都活成了当年自己所讨厌的样子……

先来说说美*。回想年,挟二战胜利之威踏上朝鲜战场的美国陆*,绝对算得上是当时世界上综合战力最强的陆战力量,部队编制、后勤补给、轻重装备质量、火力搭配、人员训练程度和近乎随叫随到的海空火力支援……一切的一切都是诸多国家的*队可望而不可即的。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美*就是无懈可击的,夜战就是不足之一。

其实公允地说,夜间作战能力较弱并非是当年美*自身的问题,而是受制于时代与技术的局限性。毕竟夜视器材性能的革命性进展和大规模列装部队,是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才开始的,且首先普及于美*。在这一点上,中国*队绝对是“功不可没”。

在朝鲜战场上,受到装备落后、火力薄弱、没有制空权等因素影响,志愿*部队在战争前期和中期很少于白天展开大规模行动,尤其是进攻性作战。大多数情况下,中国*队都是在夜间进行运动和交战。借助夜色的掩护,部队能够更加安全地移动和发起进攻,尽最大可能地接近美*阵地。

道理很简单,在美*强大的综合火力面前,敌我距离越近,冲击距离就越短,部队暴露在敌方优势火力范围内的时间就越短,能够减少伤亡,保存更多有生力量。另外,交战距离接近,也有利于装备较弱的一方充分发扬火力,把所有弹药都“扔到对方头上”。同时,敌我接近,敌方重火力在进行支援时,也会因担心造成误伤而有所顾忌。于是乎,黑夜一度成为了中国*队天然的隐蔽和伪装手段。

反观美方,在战争中前期确实被中国*队的夜战折腾得不轻。上世纪50年代,包括美国陆*在内,夜间的最主要索敌手段其实还是较为原始的照明弹与探照灯。二者在当时虽然有效,但缺点也很明显:

照明弹的照亮时长有限,对方可待照明弹熄灭后恢复运动,除非己方连续不断地发射照明弹,才能维持长久的可视条件。而且照明弹还是一柄“双刃剑”,当双方近距离交战时,照明弹在照亮战场的同时,也会暴露己方阵地的布防,甚至会因此招致敌方狙击手的精确打击。

至于探照灯,其首先要求己方有功率足够大的发电机,且要为发电机准备充裕的燃料,如柴油、汽油或煤油等。另外,探照灯的存在本身就是在对外暴露己方阵地的方向和位置,同样不够安全。

事实上,当年的美*并非在夜视系统方面毫无建树。早在二战前,就有一些*方科研单位着手研发红外夜视仪等装备,于二战欧洲战场上缴获的少量德*夜视装备和俘获的专家,进一步加速了美国于此领域的进展。

二战期间,德国*方率先研发并少量装备了“食雀鹰”红外夜视系统,堪称夜视观瞄类装备的开山鼻祖。有意思的是,德国人的目标很远大,计划将“食雀鹰”发展为一款系列化产品,以便让大到坦克、坦克歼击车、装甲运兵车,小到步兵手中的步枪,都能使用相匹配的“食雀鹰”。不过,限于战争时期的资源不足、早期红外夜视技术极度不可靠和造价昂贵等原因,“食雀鹰”未能大范围列装,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最终,一部分“食雀鹰”成为了美苏两国的战利品。

然而,或许是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影响,踏上朝鲜战场前的美*在夜视装备领域并没有什么进步,故而被精于夜战、近战的中国*队好好上了一课,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到了上世纪60年代的越南战争期间,美*开始逐步应用单兵夜视系统,如直升机驾驶员使用的PVS-2夜视仪等,且持续对相关技术进行发展更新。

直到今天,美*已是全球夜视装备最精良的*队,大概也终于克服了70多年前“被夜晚支配”的恐惧感……

说完了美国陆*,再来看看中国陆*。当年的那场战争对我们造成的一个最大冲击和改变,或许就是经常被戏称为“火力不足恐惧症”的症状了。毕竟,近战和夜战虽然一度成为中国*队有效的克敌办法,但从根本上说,还不是因为没有与敌人对等的火力?若是手中拥有足够的攻坚火力和轻重武器,哪个指挥官愿意让部队冒着巨大的风险贴到敌方阵地跟前,迎着机枪去冲锋?

见识过美*的综合立体化火力打击与协调体系后,中国陆*看到了鸿沟般的差距。“小米加步枪”固然好用,但绝非能够包打天下,由此我们开始逐步陷入所谓的“火力不足恐惧症”,直至今天依然自认为仍未“医好”。

结束了与美*的厮杀后,中国陆*学习苏联陆*的大炮兵主义,在营、团、师、*级部队编制内,建立起相应的炮兵部队,同一型号和口径,实现各级炮兵弹药通用,初步建立起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炮兵力量。

当然,陆*不仅仅只有炮兵,基层步兵的火力同样需要加强。于是乎,大量半自动和全自动枪械列装部队,这还只是基本的。在手榴弹方面,解放*搞出加大装药量的加重手榴弹,爆炸后的杀伤半径更大。在一些部队中,将重机枪下放到最基础的班一级,生生地把大口径重机枪当成班用机枪来使用。

尤为“丧心病狂”的是,火箭筒和无后坐力炮获得大量普及,乃至如今的一些解放*步兵班,甚至到了人手一支一次性火箭筒的地步。反正一次性火箭筒成本低,适于广泛装备,且打完就扔,不占编制,步枪手还是步枪手,机枪手也还是机枪手。单管的火箭筒火力不够猛?没事,那就用双管的……

至于西方国家步兵班中常见的使用高精度步枪的精确射手,解放*也有类似的“岗位”,只不过我们的精确射手不仅仅装备高精度步枪,往往也会携带单兵狙击榴弹发射器。这种榴弹发射器的射程与狙击步枪持平,精度则差了一些,误差能达到10~20厘米。但是没关系,榴弹的单发致命杀伤半径可达5米,有效杀伤半径在10~15米左右……

轻便灵活地迫击炮一直是伴随步兵的好伴侣,解放*在此必然也要“有所建树”,目标就是要在单位时间内射出去的炮弹,要比任何人都多。于是乎,颠覆常规思维的SM-4型车载速射迫击炮出现了,其使用弹匣供弹,能够实现连发射击,以发/分钟的射速把炮弹投射到米外,一门炮就足以覆盖一块面积不小的阵地。

离近了打不过,那离你们远点总行了吧?不用急,哪怕对手躲在两三百公里外,我们一样能用远程火箭炮打击敌人。对于很多国家的陆*来说,打击~公里处的目标时,通常会选择使用近程战术导弹,但中国人的思维粗暴而高效:火箭弹比导弹便宜得多,且一次齐射能炸一大片,把火箭炮的射程提上来不就行了?然后我们就看到了各型国产远程火箭炮从容地承担起了战役乃至战区级战术导弹的工作……

回过头来想一想,如今的美国陆*实现了白天黑夜都能“如履平地”的目标,而中国陆*则始终孜孜不倦地追求“更强大的火力”,这何尝不是各自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不难发现,那场70多年前的战争对两*的影响,还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1
查看完整版本: 70多年前的中美厮杀,对两军造成怎样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