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孩子童年时家长做错了什么,导致成年之后容
TUhjnbcbe - 2022/11/30 20:55:00

有天晚上,楼外传来阵阵恶言恶语,以为是有人吵架。细一听,原来是家长在给孩子辅导作业,辅导的是英语中的语法。家长声嘶力竭,从不近的窗户传过来,顿感心惊肉跳,不知身旁的孩子会是怎样的心理感受,着实为孩子捏一把汗。这次辅导持续的时间很长,里面夹杂着许多与学习无关的内容,有言语的虐待:“没见过你这么笨的人……这么叫人操心还不如不生你……掐死你算了……”还有身体的虐待:孩子发出了“嗷嗷”的哭叫声,定是家长义愤难填,棍棒伺候了。

“一陪孩子写作业就急,一股火莫名其妙升起。”这是很多家长的做法。能沉住气,心平气和辅导作业的少之又少。为什么会这样,其中原因相当复杂,有文化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体制方面的因素,把种种原因分析出来固然重要,但是面对原因,我们想到的不是悬崖勒马,立即改变,反而成为了为自己“暴行”开拓的理由;改变并不难,对孩子多些耐心和尊重并不难,我们需要的是给终止暴行找到一个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家庭教育,当我们还在贫困线上挣扎,为能吃饱饭而愁眉不展的时候,是无暇顾及它的。所以很多人,自己是如何长大的,就用自己长大的方式来教育下一代,认为这样的教育再正常不过了,导致模式在重复,悲剧也在重复。孩子长大了,种种问题出来了,人格上的心理上的。家长想尽办法去疗愈和救赎,煞费苦心,往往徒劳。究其原因,可能要追溯到幼时所受到的家庭教育。

以上文所举案例为例,窥其家庭教育之弊。如果辅导作业的那个父母,常常以武力的方式实施教育,那么就可断定为“身体虐待型父母”;加之,恶语相向,把孩子贬得一无是处,如果这种现象是家常便饭的话,又可断定为“语言虐待型父母”。对于这两种虐待,我们已经习以为常,认为理所应当,我们的文化里,不允许张扬,张狂,要时时刻刻维护谦虚是一种美德的“祖训”。想起小时的一件事。我14岁,这个年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极力地寻找一种存在感,希望能够引起周围人的注意,不想再被别人当作可有可无的小孩了看待。走路时昂首阔步多了份自信。突然有一天莫名其妙地受到父亲的训斥:“你看你走路摇头晃脑的,大摇大摆的,出什么洋相!”从此,在人前走路,时常感到不自在,拘谨。并且,直到今天父亲说话的语气与神情依然在大脑之中活灵活现,忆起一次伤害一次。

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人生的各个阶段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一个有机整体。就如一年四季,春天种下的种子,收获可能在秋天。童年少年时的长期焦虑、紧张、痛苦等等负面情绪慢慢会演化为成年之后的“负面预期和偏执的戒备心理”。成年之后患上抑郁症和恐惧症的几率大增。

其原因在哪里?一个人快乐水平的高低源于他的自信水平与自尊水平,而自信、自尊水平来自于存在感和价值感,也就是一个人要不断地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能常常地被欣赏被

1
查看完整版本: 孩子童年时家长做错了什么,导致成年之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