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皮皮妈无意中看到了女排教练郎平在某综艺节目中分享的一个育儿故事,感触颇深。
她一个教师朋友的孩子,因社交能力的过分欠缺,整个人生都“被毁了”。
郎平满含遗憾地说,小时候每当这个孩子交新朋友时,他的教师妈妈就会严加批评:“你不要跟这些不好好学习的孩子玩!你也会变坏的!”
结果呢,这个可怜的孩子一个朋友都没有。假期就成天窝家里打游戏,匆忙的脑袋瓜也没有好好用在学习上,最终大学都没上成。
同时,因为长期不与他人交流互通,他还患上了社交恐惧症,连工作都不敢找,只是留在家里啃老。
提到这个孩子,郎平一阵唏嘘。而作为听众的我们,更是满含心酸:父母过度干涉孩子社交,竟会导致如此危险的后果。
父母的过度干涉,
正在毁掉孩子
据伦敦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儿童时期起就被父母过多干涉隐私与交友圈的孩子,往往长大后独立性较差,幸福指数很低,更会引起一定程度的社交恐惧。
是的,父母的过度干涉,正在不知不觉间毁掉孩子。
毕竟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孩子也是有社会性的。小小的他们也渴望与他人亲近、连接,也迫切希望融入集体生活。
作为家长,我们要充分尊重他们的需求,放弃过度的保护与控制。
反观当下,虽然青少年社交恐惧的成因是比较复杂多样的,但在皮皮妈看来,绝大多数是由家庭过度干涉与保护导致的心理原因。
毕竟,对于孩子来说,被父母保护得很好就等同于被剥夺了自由探索众生的能力。
而自我需求的被剥夺,对于孩子来说真的是一种生长痛。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个人的健全。
没有知心伙伴,没有理解他们的人,渐渐地,孩子们便会变得自卑敏感,时常进行自我否定。同时,他们更会开始对他人和这个社会设防,完完全全地活成了孤岛的样子。
更不幸的,他们中的小部分会因此做出极端的事情。
热播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中李晓明恶的形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故事从一则新闻报道开始:两年前,李晓明闯入一家电影院,对观众随机开枪,进行了无差别杀人,造成了9死12伤。
开篇就是如此引人注目。这无疑让皮皮妈十分坚定地想去探索:到底是哪些变量的影响,才让这样一位年轻人变成了凶恶的杀人魔?
而李晓明死前留下的一封信,便真正暗含了他犯案的黑暗隐秘心理。
其实,他的恶并不是在一朝一夕间形成的。相反,在成长过程中长期被父母强加干涉,是他偏离善良品质的关键点。
幼时的他性格活泼开朗,然而不幸的是,他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来自父母方方面面的精神控制。
这种控制不仅体现在社交上,更辐射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李晓明造成了极其不愉快的经历。
在不经意间,他开始变得沉默寡言,时常一个人窝在房间里捣鼓机械玩具。毕竟,没有朋友的李晓明,只能躲在自我的小小王国里披荆斩棘、呼风唤雨。
而这更加深了他的抑郁情绪。他是孤独且痛恨幸福的,人格中有自我偏执的一面。
性格内向发展后,负能量的话语,成为他一切价值观的源泉,养成了他典型的反社会人格。
想来,李晓明的父母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所谓的为孩子好的“干涉”却在无形间变为了一种以爱为名的暴力吧。
在皮皮妈看来,父母对子女社交上的横加干涉,会摧毁折磨孩子们的一生。这样密不透风的“爱”,恰恰就是一根又一根压垮孩子的稻草。
毕竟从本质上来讲,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时刻需要交流与沟通。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
“不参与社会的,要么是兽类,要么是上帝。”
是的,孩子也是群居动物,也需要与他人产生真实可靠的连接。他们不可能超越自然与社会独立存在。
而身为父母,我们应给予孩子自由交友的机会。
同样的,与其将有限的精力花费在控制孩子交友圈上,不如认真地思考如何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价值观。
毕竟如果孩子自身就很出色,那么他们自然也会理智地挑选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挚友。
别拿成人世界的法则去干涉孩子的社交
“Ta学习那么差,一看就不是好孩子,以后你不许再和Ta一起玩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们班班长学习成绩那么好,你要向Ta看齐,只和优秀的孩子做朋友哦!”
…
类似的句子,相信大家都在成长过程中听到了不少了吧。其实,父母这种干涉孩子社交的情况在中国尤其普遍。
一方面,基于复杂的成人世界的交友法则,出于对孩子的担心与关爱,父母选择侵犯他们的隐私,并干涉其社交圈,以防止孩子学坏、走上弯路。
而另一方面,他们想要孩子完全按照他们的预期去生活。通过限制孩子的社交生活,父母便能将他们拉入一个既定的保护圈,建立起一种“共生关系”。
在这种“共生状态”下,爱与控制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久而久之,父母势必会将自我意识凌驾于一切之上——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必须按照他们的想法挑选朋友。
殊不知,他们的这种“操心”,其实是对儿女人生的干涉。这种“界限感”的模糊,会使孩子难以健康长大。
李雪在《有限责任家庭》中就曾言:
“在家庭里,不需要付出过多的责任,要守住界限,做有限责任人。”
而可悲的是,现实中大多数父母都不会主动意识到“界限感”这回事。久而久之,孩子只能像一匹被绳子束缚住的小马,渐渐地失去了自主判断力与独立性。
同时,一旦极限被突破,父母的这种社交干涉甚至会完全吞噬掉孩子日后的生活。
这让皮皮妈想到了一部经典电影,《黑天鹅》。美丽的女主角妮娜与母亲艾丽卡就向观众呈现出了一种不健康的亲子关系。
表面上,妮娜是一个被妈妈保护得很好的乖乖女——艾丽卡称其为“宝贝女儿”,时刻支持着妮娜的舞者事业。在女儿落选时,她还会贴心地备好音乐盒以安慰鼓励她。
但是实际上呢?隐藏在艾丽卡无微不至、全方位照顾下的,是她对女儿极强的控制欲。
明明女儿已是一位年近30岁的成年女性,她却仍一厢情愿地认为妮娜依旧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
在这种干涉下,从小到大,妮娜都没有任何除去母亲之外的社交生活:
少女时期,放学后她的第一件事就是尽快赶回家。毕竟对她而言,没有知心好友也就没有任何携手逛街玩乐的机会。
而成年工作后,她也没有交过男朋友。甚至有一次当她买了一件花色睡衣时,母亲还斥责她轻佻、不守规矩,一定是结交了品行不端的朋友。
其实,像艾丽卡与妮娜式的亲子模式,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
当下,许多父母都固执地认为这个世界是复杂的,而孩子们尚不具备识人辩物的能力。于是他们理所当然地打着“爱孩子”、“为孩子好”的名义去强行干涉他们的社交生活。
同时,他们总想证明自己是对的。借由这种干涉,他们可以成功地进行角色定位,找到自我价值与生活意义。
更不可忽视的是,在父母的眼中,我们永远是个孩子,通过控制我们的交友社交圈,他们便可以怒刷存在感,证明自己的重要性。
然而,在皮皮妈看来这是不可取的。身为父母,我们应有界限感,在爱的基础上给予彼此足够的距离与尊重。
而且,成人世界的那一套其实并不适应于孩子们天真无邪的交友方式。他们的社交是非常简单纯粹的,有时一个善意的笑容,便可以搭建起深厚的友谊。
身为父母,
亦有权保留关心的权利
当然了,虽然交朋友是孩子自己的权利,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完全不能关心在意。
让孩子随便交朋友是不负责任的。在这个维度上,父母有权保留适当干涉孩子交友的权利,给他们制造交友环境,避免他们交友不慎。
比如,当发现孩子结交的朋友可能会将孩子卷入潜在的危险中时,我们就应该立即采取行动,提前明确地告知孩子:
孩子,现在我不放心你与XXX交往了,但是暂时我不会干涉你们的友谊。如果发生一些性质严重的事情,那么我就要明令禁止了。
同时,皮皮妈也认为给孩子制造良好的交友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当然,身为父母的我们需要精准地把握好这个度。
试想一下,如果孩子身边都是言行举止端正得体的人,那么他们是很难走上弯路的。
再退一步来说,在现实生活中,事实上父母也是无法控制孩子要与谁交往的。
因为,在一定维度上,孩子交了什么朋友,往往取决于父母是怎样的人。
假设,家庭大环境混沌不堪,充斥着矛盾与争吵,那么想必孩子的社交也是不良的。对于他们来说,坏孩子别有一番吸引力。
然而,如果孩子能在一个充满温暖与正能量的家庭中长大,那么他们自然也会选择跟有良好教养与善良品质的同龄孩子朝夕相处。
皮皮妈相信,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即便存在零星的几个坏小孩,父母也能较为容易地与孩子互通有无,成功地引导他们正确、理性交友。
点亮“在看”,希望广大父母们能早日明白到底什么样的社交干涉才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我们要早日将孩子视为独立的个体,不能以成人的视角去揣测他们的社交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