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银河路16号团队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年的7月20日,是人类跨出探寻宇宙的第一步,阿波罗成功登陆月球,于是每年的这一天,都被定为世界登月纪念日。
48年后,越过所有纪念文和阴谋论,人类已经熟知站在月球上看地球、看宇宙会是什么样,然而,有一种奇怪的内心体验,每当阿姆斯特朗谈起它,仍会历久弥新地击中我们所有人。
假如是你,登上月球,究竟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你会感慨自己的渺小和无知吗?你会恐惧吗?恐惧因何而来?
宇航员:我瞬间渺小
在用一根拇指遮住地球后,阿姆斯特朗曾说到一种“神秘产生的惊奇”。同样登过月的Shepard为此哭过,他说:“你知道了,所有人都在那儿,他们和你一样……你认识到,你只是那芸芸众生的一小块。”
事实上,这种“宇宙太浩渺→人类如尘埃→开悟了→无烦恼”的心路历程,不仅是宇航员的普遍体验,其实很多人都有。
同时,也有不少人对这些玩意抱有撕心裂肺的恐惧,自称“宇宙、无限、巨大恐惧症”患者。这又是怎么回事?
这种面对浩瀚宇宙所产生的恐惧,实质上,是一种“敬畏”。心理学家对它做过十多年的研究。
从理论上他们研究通过什么刺激会引起敬畏,敬畏会引起什么心理和行为,敬畏会伴随哪些生理现象等,界定敬畏的概念,并辨析它与其它情绪的关系。
而从实验上,他们则通过研究得到数据,对敬畏理论进行确证。
那么,人们面对宇宙,为什么会产生“敬畏”呢?或者,为什么会产生人们自称的“宇宙恐惧症”呢?
NO1:浩大!大!大大!
这个回答似乎很明显——我们被天体震撼,不就因为它们个头最大吗?
不过,浩大并不只限于物理体积的大,严格说,是指大幅度超出认知主体的日常经验参照系的信息量。
最直观的是知觉性的刺激:大漠逐日、蓝海逢鲸、危楼巨树、长城珠峰、米口径球面望远镜、克虏伯多斗轮挖掘机、“一万匹脱缰的马”……地球上壮丽的自然和人造景观虽比不了马头星云,但同样会导致敬畏。
再抽象些,是社会性的刺激:强权下的平民看到领袖、内分泌澎湃的脑残粉看到爱豆、灰姑娘玛丽苏看到禁欲系霸道总裁……
更抽象的,还有审美性的刺激:欣赏到文艺作品的旷世绝美时(尤其是音乐和诗)、理解到数学与科学理论的博大精深时(如电磁学中的麦克斯韦方程组)。
“这是啥?妈妈,我都看不懂!”
NO2:顺应的需要
顺应(ac